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長征七號研發團隊大多不滿35歲 近半博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6 14:03:40


昨晚8時,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電/昨晚,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0次飛行。長征七號使用了哪些核心技術,如何“身臨其境”地進行裝配,又如何縮 短髮射準備時間?此外,它的“大腦”如何運轉,研發團隊又包括哪些人?新京報記者就上述問題,採訪了長征七號相關人員進行揭秘。

  技術創新

  11大技術 適應高熱高濕高鹽霧環境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長征七號採用了全新的液氧煤油發動機低溫動力系統,研製期間攻克了包括助推器聯合搖擺參與姿態控制技術、超 靜定捆綁技術,適應沿海發射場高熱、高濕、高鹽霧的自然環境防護設計技術等11項重大關鍵技術,提升了火箭的性能,推動了火箭技術的進步。

  另據介紹,長征七號的總體技術特點與難點有六新。

  新動力。各級均採用新研的液氧煤油發動機及與之適應的新型低溫增壓輸送系統,研製難度大。

  新布局。助推器長度為現役運載火箭的2倍,採用三支點超靜定捆綁方案。二級尾艙空間緊凑,通過採用二次分離,確保級間分離的可靠性。

  新環境。新型動力系統及多發動機並聯導致箭上和地面的力、熱環境嚴酷;海南發射場高溫、高濕、鹽霧、淺層風及雷電等自然環境條件帶來新挑戰。

  新結構。採用三維設計製造技術,打通從設計到製造的全三維流程。

  新體制。使用新型總線控制,實現遙、外測一體化設計,採用天基測控,實現重要數據中繼傳輸。

  新測發。採用“新三垂”測發模式,轉場過程中保持箭地的氣、液、電連接狀態不變,起飛段採用大流量噴水系統進行降溫降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