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海新橋跨過木蘭溪後,在荔城區一側的引橋施工進展緩慢,臨時引橋剛開建。 |
中評社北京12月31日電/莆田寧海新橋,這條承載著數十萬人口出行的交通要道,卻因施工推進不力,建了四年多,耗資3億元,計劃2015年年底前通車,但至今還未通車,在當地淪為笑談。一些過往車主及周邊居民戲稱:“這是全世界最難修的橋!”“就是修長城,也該修完了!”……
除了交通要衝,寧海新橋另一大作用是保護寧海古橋。古橋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有700多年歷史,但因不堪過往車輛重壓,已被列為危橋。在古橋下游新建寧海新橋,將極大分流古橋的交通壓力,保護珍貴的古橋文物。
新橋兩端,分屬涵江區和荔城區。形成反差的是,涵江區段早已修建一新,而荔城區段則風沙漫漫,臨時引橋工地幾近停滯。如此重大的民生工程項目,荔城區段的施工進度為何如“慢牛”?地方政府對重大項目的督促是否不力?近日,海都記者前往莆田調查。
現場探訪
多花700萬建的臨時引橋進展慢
寧海古橋位於距莆田市區約15公里的木蘭溪入海處,“寧海初日”是莆田傳統二十四景之一。自上世紀80年代初起,寧海古橋還是往返涵江區和荔城區的一條重要通道。
但因年久失修,這座橋早已不堪重負,橋底現多處裂痕,橋基下陷嚴重,被列為四級危橋。
海都記者近日前往探訪,看到附架在古橋之上的舊水泥橋兩頭都設有石墩,以防大貨車通行危及 古橋安全。因為交通管制,車輛時有堵塞,司機怨聲載道,有的憤憤不平地說,寧海新橋主橋都建好了,只差荔城區黃石這一段的引橋還沒建完,“半拉子工程,去 年都說要通車了,現在看,估計下個月的春節還通不了”。
在古橋下游100多米處,就是備受各方期待的寧海新橋,跨江主橋全長1.2公里,橋面寬 41米,雙向八車道,一頭連著涵江區,涵江區段已建設一新,連接線的綠化、路燈、交通標識等,均已到位。而另一頭的荔城區黃石鎮橋兜村段,卻是另一番情 景:與主橋連接的臨時引橋工地,風沙漫漫,垃圾四處,工人仍在鋪設路基,未有大面積動工的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