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意味著,公立醫院在醫事服務費上得到的補償,除了患者自負部分以外,還是由醫保來補償。政策的邏輯就清楚了:北京的“藥品零差率”改革與其他地方醫保、政府財政、醫院共擔補償不同,主要由醫保來承擔補償。
由於沒有政府財政和醫院分擔風險,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在北京將會起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此外,由於醫保承擔了主要的補償責任,如何在一波又一波的醫療服務價格中求取公立醫院和醫保基金平穩運行的平衡,或將是北京醫保部門必須承受的“大考”。
最低價的藥品陽光採購
除了藥品零加成、醫事服務費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北京“醫藥分開”的另一項內容就是組織實施藥品陽光採購。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通過配套取消藥品加成和陽光採購,藥品價格平均降幅在20%左右。
記者了解到,陽光採購主要是針對市場供應充足的藥品,動態聯動全國省級採購最低價格和全市公立醫療機構採購價格,引導北京市同類藥品價格始終處於全國較低水平。
北京市以降血脂藥“阿托伐他汀鈣片”為例,2015年,該藥在北京銷售的主要兩個品牌是進口產品“立普妥”和國產產品“阿樂”,其採購金額達8.24億,陽光採購後價格分別下降了9.76%和11.47%,節約採購費用8300萬元。
要拼藥品降價幅度,醫改重鎮福建“珠玉在前”,北京的“殺手鐧”是“動態聯動全國省級採購最低價”。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相比其他地方,作為最大的臨床用藥市場,北京有足夠的議價底氣,採用全國所有省份採購價中的最低價不成問題。
但上述人士也表示,改革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藥企考慮到北京的採購最低價制度,或許不能容忍其他省市將價格降得太低,為此不惜退出較小的市場,以保住北京這個最大市場的價格水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