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的時光
以前難以用語言文字描述的孤獨,開始慢慢有了形態——陳莉的孤獨,是開門關門時巨大的聲響,是電視裡兀自播放的節目。
除了對大洋彼岸的牽掛,難挨的還有夫妻倆在成都的生活。在空間上,陳莉跟女兒隔開幾萬里;在心裡,感覺就像是隔了五年十年。“以前整個身心都撲在孩子身上,現在孩子離開了,簡直不知道做什麼好。”
工作時還好,在辦公室,有人聲兒,有事兒做,時間很容易消磨。獨處時最難挨,房子空蕩,靜寂,“蘭蘭以前活潑多動,在家嘰嘰喳喳的,她一走,整個家就靜下來……”陳莉側躺在沙發上,把電視打開,調大音量,有時不小心睡著了,夢裡依稀出現女兒的身影,半夜醒來,電視還在沙沙播著。有時候她會坐在床頭看報,報紙上的每個字都認識,看過卻不知到底講了什麼,只是枯坐。
以前難以用語言文字描述的孤獨,開始慢慢有了形態——陳莉的孤獨,是開門關門時巨大的聲響,是報紙上呆頭呆腦的方塊字,是電視裡兀自播放的節目。
這樣百無聊賴過了一陣,陳莉嘗試找點事兒做,之前送女兒培訓時加了幾個QQ群,群裡都是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大家一起參加英語班、合唱團、舞蹈團,結伴打發子女不在身邊的寂寞時光。
初來乍到時,陳莉和幾個年輕母親聊各自兒女,她發現寂寞的原來不止自己一個。一位劉阿姨說兒子離開的頭一個月,自己徹夜徹夜地失眠,頭髮大把大把地掉,得靠吃藥入睡。她先生工作又忙,經常出差,自己一個人在家。為了抵禦這樣的空寂,她把收音機、電視機從睜眼開到閉眼,還特意花了幾千塊買了條善解人意的小狗,就為家裡有點聲音。還有一位樊阿姨,在孩子出國確認不會回來以後,重新生了二胎。“確實太寂寞,養花養草,養貓養狗,說丟就丟了,但再有個孩子,還是不一樣。”
大家說著說著,不禁都帶著點哭腔。幾位稍年長的留學生父母靠近來,勸大家看開些:“孩子並非父母的‘私有財產’,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和自由。孩子走了,舍不得很正常,但我們也該有自己的生活。”在春節、中秋這些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群裡經常組織晚會活動。比如今年中秋前夕,留學生母親們便穿上漂亮的紗白長裙,換上古典的團花旗袍,聚在一起,唱歌、朗誦,熱熱鬧鬧。
可這熱鬧的保質期有限。陳莉在旁邊的小房子裡,聽著外邊滿屋子的歌聲,談笑聲,碰杯聲,眼裡有種空茫。“親情血緣這些東西,我們這代人終究割舍不下。外面再熱鬧,最後還是要散夥回家……只能安慰自己,忍忍吧,孩子回來就好了。每次一這樣想,心裡就會踏實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