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一個古老的行業。美國中央情報局前探員說:“間諜的歷史幾乎就像賣淫行業一樣久遠,這就是為什麼間諜被稱為‘第二古老職業’的原因。”間諜也是一個國家保護其權力、抵禦國內外現實的或想象的威脅和敵人的主要手段之一。正因為這樣,戰爭時期往往成為各國間諜大顯身手的時期。日本針對中國的間諜活動從18世紀就已開始。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對中國情報刺探活動達到高潮。1886年春,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派荒尾精中尉秘密潛入中國,將大量在中國活動的日本浪人糾集起來,組織了龐大的間諜網,開始以各種形式刺探中國的情報。後來,他根據成員在中國各地搜集到的情報,編纂成厚厚的一本《清國通商綜覽》,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地理、交通等諸多方面,為日本軍政當局侵華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進入20世紀,日本對華情報戰更加猖獗。特別是侵華戰爭前夕,日本向中國派出了難以計數的諜報人員。比如,日本政府曾派出千餘人潛入中國,進行非法測繪。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方面發現,侵華日軍使用的軍用地圖,竟然比中方的軍用地圖還要精確,重要地段的一棵樹、一間房,都被記錄得一清二楚。而且,日本對間諜的培訓工作是長遠細膩的。潛伏在河北懷縣的小林德,1945年被八路軍俘獲後,曾供認道:“我們很早就想打入你們內部,帝國情報機關曾派兩名懂中文的大學生學習了兩年馬列主義,又學習種稻田,熟悉中國北方人的生活習慣,然後又派遣到北京當掏糞工人,裝作左傾,以便打入中國共產黨。”
二戰後,日本派間諜大規模潛入中國,是在1972年中日建交、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以後。他們派出一批精通漢語的諜報專家,以使領館為主要陣地,通過不斷發展與留學生、工程技術人員、專家以及華僑的私人關係,刺探我國情報。同時,他們向名目繁多的民間代表團、民間機構,安插大量的諜報人員,打著“交流、參觀”的旗號,大肆竊取中國的經濟、技術情報。新中國第一間諜案 英國間諜借老鼠竊取原子彈機密
1967年初,廣州白雲山國際機場。一名持英國護照的外國人攜帶兩只可疑老鼠,被海關檢查人員發現,立即電傳匯報到廣州海關、外貿部外事局。北京市公安局負責外貿系統敵特偵察的張文奇,受命過問此事。張文奇雖然只有30歲出頭,但卻是個老練的偵察能手。他立刻通知海關保衛部門,找兩只相似的老鼠,悄悄將這兩只老鼠替換下來,送廣州市衛生檢疫局檢測。經檢測,送檢的兩只老鼠身上粘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質,化驗鑒定後的放射性物質數據與我國西北核工業生產基地的放射性數據相同。據偵查,攜帶老鼠的是在蘭州某化工公司工作的英國籍專家,名叫喬治·瓦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