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為什麼能夠如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起仗來,手中的家夥太重要了。近距離白刃戰,講究“一寸長一寸強”。岡村寧次曾認為敢與日軍拼刺刀的只有蔣介石的中央軍,而中央軍裝備的拼刺步槍是中正式步槍,日軍的拼刺步槍則是三八大蓋,不妨將兩者比較一下。加裝刺刀後,中正式步槍長1.685米(槍身1.11米+刺刀0.575米),三八式步槍長1.801米(槍身1.276米+刺刀0.525米),相差超過10厘米。這意味著什麼呢?你不妨先量一下自己前胸到後背的距離,就會發現,如果你用的是中正式步槍,刀尖還沒碰到對方,鬼子已經刺中你。
我們常說,人與武器實現最佳結合,才能產生最大的戰鬥力。如何結合?訓練是橋梁。中國軍人在拼刺家夥這個“硬件”上比鬼子差了10厘米,在刺殺技術這個“軟件”上的差距則不止一星半點。日軍訓練非常重視刺殺技術。筆者在一部紀錄片中看到侵華老兵金子安次回憶,日軍用活人進行刺殺訓練時,刀刃能準確避開胸腔肋骨的阻擋,直入心臟。中國軍隊呢?以國民黨中央軍為例,抗戰前以德為師,而德軍在近戰中信奉“衝鋒槍加手榴彈”,對白刃戰不屑一顧。中央軍受此影響,對刺殺也不重視,訓練不多,以致被日軍將領如此譏諷:“始終擺著端槍的姿勢,這在所謂刺殺術上似乎屬於笨拙之列。”
僅講這兩條,已經可以看到中日兩軍在白刃戰上的理論差距,而實戰結果只是印證了這一點。
抗戰中,中日之間的大會戰不少,但中方敗多勝少,台兒莊會戰是難得的勝利,用這次戰役來驗證雙方的白刃戰強弱,比較有說服力。戰鬥中,中方繳獲一個日軍的日記本,上面無不得意地記載了這樣一件事:這個鬼子面對多人圍攻,和其他兩個鬼子結成三角陣,刺斃7名國民黨軍士兵,並成功生還。直到抗戰結束甚至解放戰爭開始,國民黨軍的拼刺水平也沒多大長進。宿北戰役就很能說明問題:胡璉11師包圍並猛攻葉飛10縱,眼看就要衝到最後一道防線,突然看到10縱官兵成排成排衝出來,手中刺刀閃著寒光。胡璉部隊猝不及防,被撂倒一大片,肝膽俱裂,大敗而逃。胡璉第11師乃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其白刃戰水準尚且如此,其他部隊可想而知。
與國民黨軍相比,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白刃戰水平更高,這主要是因為紅軍時期缺乏彈藥,刺殺練習得更多。不過,與日軍在白刃戰中單挑,八路軍和新四軍往往也處於下風。老八路王汝林回憶:“第一次我刺鬼子,鬼子一撥,我的虎口都給撕裂了,槍給挑飛了。”他練過少林武術,面對日軍尚且如此,其他戰友就更易吃虧了。日軍不僅裝備強、技術好,又吃得飽、臂力大,一臉菜色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自然不是對手。
但是,中國軍人憑著民族大義和英勇血性,往往不顧手裡的家夥比鬼子短,在對方刺入自己身體之後,迎刃而上,也刺中對方,同歸於盡。這種打法,連尊崇武士道精神的日軍也甘拜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