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雙方已達成合作意向——代灣大隊納入“紅日子”訂單種植名單。
消息傳開,白茅湖棉花原種場其餘6個原住村也躁動起來,部分村民已開始改種蔬菜,改種面積近200畝。
行動如此迅速,原因只有一個:有訂單不愁銷——“紅日子”通常訂單種植規模500畝起步,代灣菜地面積遠遠不夠,周邊可發展空間極大!
這極有可能成為原種場的第二次轉型——白茅湖棉花原種場建場時以棉種研發為主,上世紀90年代後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轉變為糧棉油並重。本次偶然的市場對接,讓當地農民看到了轉型現代農業的曙光。
菜販沒有定價權
農民的菜直接送向食品加工廠,對一批長期行走在當地的菜販子無疑是壞消息。
餘落成就是其中一個。來自天門市岳口鎮的他,每天下午都會開車到附近鄉村收菜,田間地頭摘下的菜過個秤,再結算成現金,一筆交易就算完成。
第二天一早,餘落成會將菜送往7萬人的岳口鎮,轉手售給批發商。
以黃瓜為例,他從田頭以3元/公斤價格進貨,轉賣給批發市場的價格一般提高20%。每天從他手裡出去的蔬菜在300公斤左右,能賺100多元。
長久以來,當地農產品正是通過這種簡單的方式被輸送出去。
在當地,販子一直是農產品流通的主角,卻因為處於銷售產業鏈的最底端,收購價格受制於上游大型批發市場,並無法真正掌控本地蔬菜產銷。“絕大多數農村都是只管種不管銷,農產品銷售由各種各樣的販子來完成。”談及農村蔬菜的銷售模式,周啟榮介紹。販子,可以說是對基層銷售渠道的統稱,這是銷售鏈條最末端的一個環節,上游則多樣化,可能是加工廠,也可能是更大的中轉商。“販子掌握不了定價權,它由更上層環節的價格倒逼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