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從戰爭走向和平、從衰落走向復興,無不是以塗炭生靈、搗毀民生、中斷社會發展進程為代價的。
中華民族如何才能擺脫近代以來浴火重生的宿命,始終作為一個強國守住尊嚴、永續發展?
在意大利史學家克羅奇眼中,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為了從甲午戰爭中獲得更為深刻的啟迪,我們需要回望更加久遠的過去。
自康熙經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又一輝煌盛世。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乾隆末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第一位,被譽為“舉世最優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國家”。然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有為君主,對世界範圍內工業革命歷史性大變動渾然不覺。時代大潮汹湧澎湃,中國這艘古老的大船卻在落日的輝煌中擱淺了。
馬克思1858年在《鴉片貿易史》一文中寫道:“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於現狀,人為地隔絕於世並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後要在一場殊死的決鬥中被打垮”。
如果說“殊死的決鬥”預言了“陳腐世界”同工業化造就的“最現代的社會”之間的歷史性碰撞,馬克思對中國人精神氣質的描述,則道出了大清江山百餘年間淪為“紙糊的破屋”的緣由。無視世界大勢、固步自封、作繭自縛,注定導致國家和民族的衰亡。
生死攸關,奮起一搏方有轉機可言。可悲的是,大清帝國既找不到變革制度的勇氣、更新戰略的智慧,更沒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豪壯。無人照看的國家沒落渙散,大官唯爭權,小官唯爭寵,百姓唯爭利,軍隊喪失戰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