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舉例說明了“新規範”,比如將過去從申辦成功到舉辦奧運會的7年,劃分為“3+4”,前三年用來“規劃設計”,後四年用來“具體運行、測試和執行”;比如,常年舉辦單項賽事的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剛舉辦過奧運會的組委會專家等,將更多地參與未來奧運籌辦,從而讓後來者少走彎路;再比如,未來的奧運村規模將逐步縮小,奧運交通也將盡可能地與公共交通結合,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將不再新建場館。
新建設施和場館,已非關注點
每屆奧運會、殘奧會和冬奧會、冬殘奧會後國際奧委會都會在下屆舉辦城市召開總結會,旨在向未來的承辦方分享辦賽策略和運行方面的成功經驗。本次平昌冬奧會總結會上,國際奧委會官員多次強調,新建更多基礎設施或場館已不再是他們的關注點。
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是首屆從一開始就充分享受改革紅利的奧運會。巴赫說:“在過去,我們說到奧運遺產通常指新基礎設施或新場館,但是現在這不再是我們的關注焦點。首先,體育是核心,我們會將最好的環境提供給全球最頂尖的運動員,同時為未來的世錦賽、世界杯奠定良好基礎。其次,幾億中國人熟悉冬季運動、愛上冬季運動,這對中國和全球冬季運動都是很好的遺產。為了達成這些目標,要把冬奧會設計成符合北京和中國長遠發展目標的一屆冬奧會,這也符合《奧林匹克2020議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