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沒能及時割除的“毒瘤”已經給中國足球帶來難以估量的傷害。一句“證據說”曾阻止司法介入,足球黑哨身後拖著的黑金鏈條,連接著官哨、教練、球員、裁判、莊家、經紀人、賭徒、地方足協和中國足協,他們越來越“守土有責”、分工明確、默契從容。比如教練和球員負責踢假球,裁判負責吹黑哨,經紀人和莊家負責平衡各方利益。其中掌握權力和市場雙重資源的中國足協作用舉足輕重,無論對裁判施加影響還是對外界“走過場”的打假反黑,都在為這條長長的利益鏈提供溫床。
具體到比賽,足協是導演,黑哨是主角。如陸俊所交代的:2003年11月9日甲A聯賽第25輪,上海申花對陣上海國際,陸俊接到時任中國足協裁委會主任張建強的暗示,須偏袒申花。陸俊隨後在嚴厲程度上對申花隊予以了巧妙照顧,“如果申花球員動作比較大,我會提示一下,要是對方隊員,我該罰就罰了。”第64分鐘,剛換上場的上海國際隊球員沈晗因一個犯規被陸俊直接紅牌罰下,而之前對沈晗進行飛鏟的上海申花隊員卻安然無恙。最終,上海申花以4:1大勝,順利攀升至甲A榜首,最終贏得“末代甲A冠軍”。賽後,張建強將35萬元賄金裝在足協的紙袋中交給陸俊,自己也拿走35萬元。
更寡廉鮮恥的做法是,一些裁判收了主隊的錢再收客隊的,哪一邊給得多就偏向哪一邊,部分裁判年收入高達千萬。
1998年,陸俊因《羊城體育》披露他收受20萬元賄賂而將後者告上法院,最終他打贏了官司,其中足協“干預”究竟有多少功勞?一位中國足球元老曾質疑陸俊的執法,但他曾被亞足聯裁判委員會評選為亞洲最佳足球裁判員,被國際足聯選為世界杯執法裁判,更因千絲萬縷的“利害關係”,中國足協“不遺餘力”地保了他。
2004年10月,上海申花隊與上海國際隊的比賽中,上海中遠的老總王國林就給了陸俊一記老拳,稱他是“天下第一大騙子!”如今迎接陸俊的不再是拳頭,而是最高15年的牢獄之災。黃俊傑在面對鏡頭時承認:“我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球迷,唯一對得起的就是中國足協的那些官員!”
混亂的規則與潛規則
中國職業足球曾經風光無二。1992年紅山口會議開啟中國足球職業化大幕,1994年,中國足球甲A聯賽粉墨登場。對於長期舉國體制、專業競訓的大球項目而言,中國足球無疑向著發達的市場化和職業化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隨後,從中國甲A借鑒了職業化經驗的全國男籃甲級聯賽和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等賽事的火爆,證明了中國足球先行一步的難能可貴。對於中國體育的職業化進程而言,中國足球居功至偉。
中國足球職業化的開端無疑是成功的。效仿歐洲五大聯賽的主客場制不僅大大提升了球迷的認同感,也讓甲A聯賽第二年上座率就直逼五大聯賽水平,全國數以萬計的球迷協會使聯賽如火如荼,球迷群體中還出現了包機看球、“成都保衛戰”等等瘋狂行為。與此同時,中國足協也在研究制定發展規劃、俱樂部的建設和後備人才的培養、管理各級國家隊、研究制定並組織實施全國競賽的各項規章制度,等等,可以說,中國足球從不缺乏“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