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職業聯賽也在企穩發展,CBA、中超的人氣逐漸回升,關注度也與日俱增。新疆廣匯男籃崛起豐富當地人們生活內容,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記者了解到,常規賽新疆廣匯主場上座率近8成,季後賽更是一票難求,收看電視直播的觀眾就更多了。
體育是一種通用語言,職業體育的發展成果也是可以共享的。如美職籃、歐洲足球五大聯賽、F1等,全世界都在關注,它們的發展改變了數以億計人們的生活方式。每逢歐冠、美職籃總決賽等大賽,有著同樣愛好的朋友,三五成群聚在家裡或酒吧看球,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生活。
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提出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群眾體育發展被擺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從競技體育到全民健身,這樣的觀念轉變,使得體育更加貼近群眾,體育文化更加直接地融入百姓生活。
體育文化影響社會價值觀
體育文化具有多重作用,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曾總結稱:“體育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是和其他文化形態相伴而生、同步而行的文化形態。從本質上說,體育是一種精神活動、精神產品。當其他文明、文化誕生出現的時候,體育也就相應誕生出現。”
劉鵬表示,體育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它的發展是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相輔相成的,而且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而進步。體育自身又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文化作用。
體育文化具有增強民族凝聚力的獨特功能,從新中國的第一個世界冠軍榮國團,到上世紀80年代寫下“五連冠”輝煌的中國女排;從1984年許海峰幫助中國實現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軍團以51金登上世界之巔。民族自豪感以體育為載體傳遍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為人們提供了抒發愛國主義情懷的渠道。經過中國體育人的不斷傳承和發展,形成了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完全一致的。
不僅如此,體育文化還是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載體。除在奧運賽場上爭金奪銀之外,李娜、姚明等優秀運動員不僅在西方發達國家長期“統治”的主流職業運動項目中取得巨大成功,而且在賽場內外所表現出幽默詼諧、睿智自信等形象,成為中國走上世界舞台的極好“名片”。李娜正因為展現了這種巨大的文化爆發力,而被WTA主席阿拉斯特稱為中國的“國家英雄”和“形象大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