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孩子有教練全權管理,家長的心態也趨於理性,曾經出現過的“父母以賣房、辭職、借錢支持孩子打球”的極端情況也在慢慢消失。這一點,從比賽中父母陪同情況的變化也可見一斑,在三四年前的中青賽上,二三十對父母在場邊陪同的現象十分普遍,但現在的大型排名賽中,小選手幾乎沒有家長陪同。
雖然家長在物質方面的付出有所減少,但在孩子看來,彼此的牽掛依然沉重,周躍龍感嘆:“我從小在廣州,爸媽很想念我。別人周末有機會帶孩子出去玩,而他們不行。”
在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體育社會學家熊曉正看來,家長的熱情值得肯定,斯諾克在中國的發展正是由這種“個人投資”的民間力量在推動,這是中國體育發展背景下的一種特殊途徑,打破了傳統專業運動隊的培養方式,實現了人才培養的市場化和多樣化。但以讓孩子輟學為代價,從長遠看,並不適合項目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
雖然不同於“丁俊輝熱”後的很多極端案例,現在斯諾克小球手的成長更趨於理性,但對於用家教代替學校教育的方式,易劍東也表示,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止學業荒廢的作用,但完全讓孩子失去學校教育的機會,則可能使其喪失社會化的必要訓練。“離開學校,等於失去了學校所能提供的團隊訓練、合作競爭、相互欣賞等精神品質的砥礪,進而在他們將來步入社會後會產生不適。我國一些國家隊運動員退役後缺乏基本生活能力和社會經驗,導致其難以融入社會,正是因為他們過早地脫離了學校,今後必須盡量避免這種現象出現。”
學與訓的矛盾並非不可調和
少年隊比青年隊成績好,青年隊比成年隊有優勢,這個在足球項目上尤為突出、富有“中國特色”的現象,同樣在斯諾克領域存在。丁俊輝曾經表示,中國小球員比英國同齡選手優秀很多。而小選手們近年在世青賽和中青賽上屢創佳績,也用事實驗證了伍文忠“17歲以下最好的選手都在中國”的論斷。但為何他們擁有那麼好的基礎,到了18歲以後卻很難再有突破呢?畢竟這麼多年到英國闖蕩的中國選手有20多個,但最後只打出來一個丁俊輝。
“我認為斯諾克的人才成長模式還不固定,人才的培養,除了具備天賦、科學訓練以及在高水平環境中歷練等條件外,恐怕還需要我們很少思考的‘球商’。”易劍東認為,從人的全面發展和項目人才成長規律來看,過早輟學是非理性的,其帶來的“球熵”和“球殤”,直接表現為比賽成績的下降和最終顧此失彼的悲劇。而伍文忠則認為,這種“球商”的不足,還體現在青少年選手對打球的目的很茫然,“小時候孩子們可能覺得打球很好玩,但到了成人階段,一旦他對自己從事台球的目的不明確,理解為為父母、為教練或為追求名利而打球,那麼無形的壓力會讓他的成績越來越差。”
然而,即便深知離開學校遲早會成為小球員成長的桎梏,但依然會有很多孩子和家長願意“賭”一把,這其中的隱情透著些許無奈。“在國內,不要說斯諾克冠軍,即便是奧運冠軍,也很少有憑成績考進大學的。按競技體育的規律,運動員就要從青少年抓起,試想,一個好苗子從七八歲開始讀書,經過了九年義務教育,到了十六七歲才開始練項目,想要他在25歲出成績、拿冠軍,可能性能有多大呢?”伍文忠的想法恰好是很多家長“義無反顧”的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