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日,2013年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四分之一決賽在菲律賓馬尼拉進行,中國男籃以78比96負於中華台北隊,無緣亞錦賽四強,這使得中國男籃無緣直接晉級明年西班牙世錦賽。而這一結果,也創造了中國男籃一隊自1975年首次參加亞錦賽以來38年的歷史最差戰績。圖為王治郅在比賽中摔倒。 |
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中國籃球的注册人口為何只有1000人?這其實是中外對“注册人口”的不同定義。但這一數字背後,有許多值得我們反思之處
中國男籃敗走馬尼拉,官方民間都在總結,其中關於籃球“注册人口”的一項對比頗為扎眼。中國籃球的注册人口是1000人,而美國的統計數字是2500萬,其他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也有數十萬之多,這麼對比,中國籃球的基礎真是比紙還薄,焉有不敗。
類似觸目驚心的對比足球也有,以“注册人口”論,中國的足球人口不到1萬人,不要說只有日本的1/50,就連越南也要比我們高出5倍。如果就是靠這樣的家底和別人較量,實在勉為其難。
不過,對項目“注册人口”的理解和計算辦法不同,大概也是差別如此懸殊的原因之一。中國籃球“注册人口1000人”,僅指在體育部門進行過“專業注册” 的運動員,這種注册體系,往往意味著對一個人運動身份的排他性限定,和項目的普及沒有多大關聯,大致可以解釋為“從事這項運動謀生”的人口。
而國外的注册體系則開放得多,一方面是因為國外的賽事體系不局限在體育部門之內,高級別的是職業聯賽,低級別的業餘聯賽則對大眾開放,只要是參與的運動 員都可以注册;另一方面,國外的大眾體育組織繁多且完善,帶動了各級業餘賽事的如火如荼。他們的注册人口,大概可以用“相對穩定的參與某項運動”來界定。
注册體系帶來的差別體現在青少年賽事中,更有一種導向性的不同。比如,韓國的U12足球聯賽剛剛在慶州舉行,來自韓國各個小學的462支隊伍參加,再加 上龐大的“親友團”,與其說是比賽,其實更像足球夏令營。實際上,曾去國外參加過類似青少年賽事的中國教練就感慨,人家這麼大的孩子就是圖個玩,而我們去 參賽的隊伍已經經受了相對專業的訓練,也許當時可以取得不錯的名次,但隨著年歲漸長,早期專業化的“精兵戰略”往往拼不過建立在普及基礎上的“人海戰 術”。對“注册人口”的不同定義,其實是體育發展模式的不同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