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這個冬天,“90後”小夥兒楊赫“泡”在了滑雪場。在北京某房地產公司工作的他,只因去了一趟河北崇禮,就徹底迷上了滑雪,“申辦冬奧會的消息傳來,公司在張家口的項目都火了。我第一次上雪就攀上高級道,還嘗試了高難度的單板,儘管摔得七葷八素,但那感覺太酷太刺激了”。
人民日報報道,如今,像楊赫這樣的雪友、冰迷越來越多。今年元旦,不少雪場和冰場迎來客流高峰,甚至出現“下餃子”的場景。不過,冰雪市場升溫的同時,也遭遇到“成長的煩惱”。現有設施不足、產業鏈條缺失、整體規模有限,與日趨增長的冰雪需求難以匹配。“冬季項目的產業化程度比夏季項目高,一套冰球裝備、一個雪場就蘊藏著一個產業鏈,這裡面的發展空間太大了。”冬奧冠軍楊揚如是說。
裝備生意經
冰雪運動走俏帶來商機,“進口依賴症”倒逼產業發展
從去年11月開始,楊赫已經滑了七八次雪。儘管屬於“初級粉絲”,但大到雪板、雪鞋、滑雪服,小到頭盔、雪鏡、護膝護肘,楊赫可謂武裝到了牙齒。“這些裝備大多是進口貨,花了1萬多元。”不過,楊赫坦言,自己的投入在雪友中只能算中等,很多發燒友一塊雪板就要兩三萬元,還有人儲備多塊不同類型的雪板,只為體驗不同的滑雪感受。
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日漸風靡的冰球運動同樣“燒錢”。目前,北京擁有近百家少兒冰球俱樂部。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冰球裝備包括冰球鞋、冰球刀、護具、冰球杆等,“孩子的一套裝備最便宜也要幾千元,正式一點的差不多要近萬元”,如果要追求更專業的效果,花費還要翻番。據說,很多冰球少年的裝備甚至能和國家隊隊員媲美。
冬季項目具有一定門檻,從服裝器材到場地設施,均依托於資金投入和消費能力。很長一段時間,高昂的運動成本限制了項目普及,我國冰雪產業的規模和質量也停滯不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冬季項目,冰雪市場的商機隨之顯現。據意大利頂級雙板品牌Nordica中國區總經理鮑國林介紹,去年該品牌在國內銷售了超過一萬套滑雪板,比2013年的銷售量增長了約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