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之後,亞運會再次來到中國,落戶廣州。有人會問,我們都成功舉辦過奧運會了,再辦亞運會還有什麼意義嗎?我認為,亞運會依然非常重要,有利于增進亞洲各國各地區人民之間的瞭解和友誼,有利于維護亞洲的穩定和團結、有利于鞏固和加強我們在亞洲的國際地位和影響。
20年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也反映在體育事業上。如今,包括辦賽理念、場館建設、志願服務等方面都體現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國人的心態和素質也發生了質的改變。現在,民眾對大賽的運動成績雖然看重,但心態已日益趨向平和成熟。廣州亞運會上中國選手的外部環境更加寬鬆和諧,相信他們能夠發揮高水平,取得佳績。
徐沛東:感謝時代感恩祖國
199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北京亞運會的歌曲徵集活動。《亞洲雄風》的曲子是我在一天夜裡突發靈感想到的。第二天,詞作家張藜到我家,我彈給他聽。不到一星期,他就把歌詞拿了過來。
我們請了韋唯和劉歡合唱這首歌。為了錄製歌曲,我在棚裡熬了兩天兩夜。劉歡當時總是找不對唱歌的情緒。我知道他喜歡喝啤酒,就買了幾瓶燕京啤酒。劉歡幾乎是喝一口,唱一句,整首歌錄完,唱得熱血沸騰。可以說,從創作《亞洲雄風》到製作完成,我們都是沉浸在一種亢奮的情緒中。在我的創作生涯裡,這樣的創作經歷可能只有這麼一次。
幾乎一夜之間,這首歌傳遍大江南北。我們希望通過這首歌表達一種積極、樂觀的精神。我清楚記得,在亞運會火炬傳遞時,人們舉著火炬,唱著《亞洲雄風》的那種氣勢。
我想,是當時的那個時代成就了《亞洲雄風》。1990年,人們剛剛經歷了改革開放的第一個十年,我們的衣服已經不再是單一的顔色,人們的生活也逐漸富裕起來。中國的未來該向何處進發,是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第一次在家門口舉辦這樣的一届亞運會,就像在國人心裡點起一把火,把思索和探求的渴望都喚醒了。北京亞運會讓我們看到了民族騰飛的希望。
20年後,亞運會再次回到中國。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這20年都是具有深刻意義的時間段。如今的廣州亞運會,更像是對20年來中國變化與發展的一種展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更有底氣了。
這幾天,我在忙著寫廣州亞運會開幕的歌曲,曲名是《微笑》。中國的微笑,面對世界的微笑,這是我們的一種情懷。一部文藝作品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也是一個民族在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文化財富。回頭看看,其實不難發現,北京亞運會給我們留下的不僅是金牌或成績,不僅是一首兩首歌曲,它是一個起點,給了我們動力和更深刻的思考。
許海峰:終生難忘的5分30秒
1986年的漢城(今稱首爾)亞運會是我參加的第一届亞運會。當時,韓國隊的實力很強,我們壓力很大。後來,我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背水一戰》的文章,講的就是那段經歷。那届亞運會,我一共獲得了4枚金牌,過程挺不容易。
1990年北京亞運會開幕前,我得知自己將成為最後一棒火炬手,點燃亞運會主火炬。這是一項非常重要而且艱巨的任務,對於時間精度要求尤其高。當時的音樂長度是5分30秒,我要在這個時間內,完成從入場到點火的所有環節。我知道,那將是令我終生難忘的5分30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