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小城”辦大賽 亞運會“不能承受之輕”
http://www.CRNTT.com   2018-08-22 06:03:12


 
  從1984年擊敗日本廣島贏得1990年亞運會舉辦權開始,“北京亞運會”就成為中國體育事業的關鍵詞,財政撥款加全民捐款讓人們第一次真實感受到“舉國辦賽”的巨大便利。在那一屆亞運會開幕之前,亞運會組委會向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5次會議提交的報告顯示,“80個比賽和訓練場館已準備就緒,其中新建和改建55個,建築面積46萬多平方米。為運動會服務的郵電中心、新聞中心、電視製作中心等工程也已完工,中央電視發射塔基本建成,可以使用,建築面積共20多萬平方米。同時,通過銀行貸款和企業自籌資金,在首都北郊興建了一個設施齊全的亞運村和國際會議中心,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修建了北辰路、北四環路以及京津塘高速公路等24條道路,共92公里,包括18座立交橋和54座其它橋梁、環島、地下人行通道。同時還完成了海關大樓和首都機場的擴建任務以及有關水、電、氣等城市基礎設施工程”——如果不是因為承辦亞運會使得市政建設突飛猛進,北京後來贏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或還停留在幻想中,也不可能以一種全新的自信姿態“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由簡至繁 沉重亞運

  “亞運,讓城市更美好”的口號在北京身上得到極致體現,但在不同歷史時期,亞運會自身的“階段屬性”也在制約著這項亞洲最大體育盛會的“精品化發展”。本屆雅加達亞運會,競技層面的比拼還在其次,“歷史最大規模”和“新增項目”的效果才是組委會最關心的問題,換句話說,組委會的重點不是“亞運”而是“會”,一旦城市基建紅利消失,“承辦亞運會”變成賠錢買賣,亞運會的發展就只能靠“超級城市”伸出援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