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2022年亞運會。2015年亞奧理事會代表大會宣布中國杭州贏得主辦權,與以往驚心動魄的投票選舉不同,杭州勝出毫無懸念——第19屆亞運會,只有中國杭州一座城市提出申辦,亞奧理事會總算不用面對“流拍”的尷尬。
和雅加達相比,亞運盛會或將在杭州再現其輝煌一面:2016年G20峰會讓杭州推開“國際化”窗口,“提高杭州的國際知名度,促進杭州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進一步推動奧林匹克運動在中國的發展”成為杭州承辦亞運會的主要目標。杭州的志向遠大,似乎更能襯托和承受“亞運會之重”。
正在建設中的杭州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規劃總面積為583.89公頃,相當於接近600個標準足球場的總和。奧體中心包括主體育場“白蓮花”、主體育館以及場館群落,而在市政基礎建設方面,杭州地鐵將新建3、7、8、9、10號線和4、5號線二期,總里程192公里,總投資預算超過1400億元,按照計劃,2022年亞運會開幕之前,這些地鐵線路將全部投入運營。
如今,亞運會已經演變成龐然大物,承辦城市需要考慮的利弊已然相當明顯,趨利去弊、各取所需說來容易實際極難——在杭州之後,亞奧理事會將2026年亞運會的主辦權交給日本愛知縣和名古屋市(兩地聯辦),他們也像杭州一樣沒有遇到任何競爭對手。但這樣的局面,對於亞奧理事會而言,並非對亞運會存在問題的簡化,而是更加棘手且複雜。(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