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技術人員20日在偵察機內搜集南海情報信息。 |
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最近表態稱,考慮派遣艦艇和偵察機進入南海中國擴建的島嶼外圍12海裡之內。這說明美國在南海的戰略可能會發生從“增加投入”到“放開手腳”的關鍵性轉變。“增加投入”和“放開手腳”都旨在提高威脅的可信度,但“放開手腳”的做法卻會提高戰爭風險。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6月18日載文《中美兩國極有可能會爆發短暫的高強度衝突》,文章說,如果美國果真這樣做,那麼兩國極有可能會爆發短暫的高強度衝突,而雙方參與的軍艦有可能會是美國的近海戰鬥艦/小型水面戰鬥艦(LCS/SSC)編隊和解放軍海軍的054A型和056型護衛艦。不過,然而,短期來看,在一場涉及小型艦艇的水面作戰中,美國可能并非打勝仗的那一方。 因此,美國軍艦不會真的跨越12海裡的界綫。
跨越12海裡界限:從“增加投入”到“放開手腳”
數日後,中美兩軍發生對峙。一架美國P-8“海神”海上偵察機飛躍在中國控制之下的人造島,解放軍海軍發出警告。目前還不知道這是否會成為一個持續模式。特別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美國海軍艦只是否跨越了12海裡界限。與在人造島上方15000英尺高空飛行的偵察機或反潛飛機相比,由軍艦在人造島嶼附近巡航能够釋放更強力的信號、更現實的威脅,至少在公衆的眼中看來是這樣。無論結果如何,卡特的表態表明,美軍方南海戰略可能會發生從“增加投入”到“放開手腳”的關鍵性轉變。
美國斯坦福大學政治學教授詹姆斯·費倫解釋稱,“增加投入”和“放開手腳”這兩種戰略都旨在提高威脅的可信度。第一種戰略“增加投入”是指采取像動員部隊這種耗資巨大的行動。近年來,美國一直依靠這種戰略,加大軍事及外交投入,來穩定中國;利用第二種戰略“放開手腳”,一旦沒有兌現承諾,就會感受到來自國內民衆的壓力。如果華盛頓公開承諾要向海中國擴建的島嶼外圍12海裡之內部署海軍艦艇,那麼一旦其不這樣做,就會在國內付出政治代價。費倫認為,“放開手腳”在通常情況下會令政策制定者更容易做出決斷。但與此同時,這種戰略也提高了戰爭的風險。
面對美國以“放開手腳”為基礎的新南海政策,再加上其向中國擴建的島嶼外圍12海裡之內部署海軍艦艇的可能性,中國會如何回應?
軍事和戰術預測:雙方水面戰艦發生短暫的、高強度衝突
北京和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與軍事規劃者必須考慮兩國在南海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受“戰爭迷霧”及其不確定的特性影響,人們永遠都無法對一場軍事衝突進行預測。不過,我們可以用一些基本數學模型來探索可能的衝突場景。正如上面提到的,對峙有可能會發生在所有軍事層面。不過,如果美國例行派遣水面艦艇進入中國擴建的島嶼外圍12海裡之內,那麼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就是兩國水面戰艦之間爆發短暫的高強度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