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東野 |
吳東野:兩岸要經過共議、共構、共享三階段
現在還處在共議階段
剛剛兩位先進都在談美國,我想跟兩岸關係作結合。很多綠營學者針對兩岸關係有個一論點:美國雖然反對台獨,但也反對兩岸統一,現在釣魚台問題讓我對這個論點感受更深。日本擔心兩岸在釣魚台問題上合作,如果有一天兩岸簽署和平協議,釣魚台就可以拿回來。
日前連戰訪問大陸提出16字箴言,從台灣內部來看大部分是負面的反應,但連戰所說的是一個長期發展趨勢,是未來必走的路,否則台灣會被邊緣化、全盤皆輸。
從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顯示,兩岸政治對話不可免,兩岸政治分歧遲早要解決,但有幾個問題:一、美國的阻力:美國利用智庫間接警告台灣不要太接近中國大陸,美國怕兩岸走向和解影響其亞太布局。二、民進黨意識形態過於僵化:大陸領導人其實不用再寄望民進黨,將來民進黨若執政依然可能只維持兩岸經貿關係,兩岸政治關係不會有太大突破。三、兩岸政治互信不足:兩岸政治互信最關鍵,如果有互信,什麼問題都不難解決,但是目前兩岸尚未互設代表處,高層之間也沒有見面的機會跟場合,因此要如何深化互信?從國際政治來看,雙方領導人應先建立私誼,慢慢培養默契,逐步強化互信。
在美國的影響與民進黨的牽制下,我比較關切兩岸學界在兩岸關係上所能扮演的角色,要發揮功能有兩個關鍵需要釐清:一、兩岸政府願不願意坐收學界努力的成果?依我的觀察,大陸方面較可能,但台灣很難。馬政府團隊對學界有關兩岸和平發展的努力,一直沒有積極回應,真正能發揮影響力的學者或具官方色彩的智庫,既未得到政府授權,本身也不夠努力,心態上是依執政者的指示辦事。二、大陸對美國給台灣的壓力和台灣內部懼統的作法要有包容心、耐心。最近大陸方面很多人對馬英九連任後的保守作為逐漸不耐。兩岸未來一定要經過“共議、共構、共享”三階段,現在還在共議階段,共構階段有賴於大陸的策略引導。台灣內部學界要形成整合,造成民意才有會給執政者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