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央行金融研究所、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部門近日發布了《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以下簡稱為“藍皮書”)。
藍皮書首先概括了2015年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總體發展情況,包括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宏觀背景;其次根據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分類,具體分析了我國互聯網融資、互聯網支付、傳統金融機構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發展和新型互聯網金融機構等業態的發展情況;最後分析了我國互聯網金融面臨的風險、監管態勢以及未來的發簪趨勢。
擺脫“野蠻生長”
藍皮書認為,隨著互聯網金融各項監管政策的陸續出台和自律組織的建立,2016年互聯網金融將會更加規範,逐步擺脫“野蠻生長”的局面,發展模式會逐步穩定與成熟。
藍皮書指出,相關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所持態度經歷了由默許、觀望、風險預警、調研座談到發文監管的轉變過程。
未來,監管層對互聯網支付的監管可能將體現以下特點:一是進一步規範行業准入與退出機制;二是發展以服務實體經濟和普惠金融為目標的互聯網金融;三是完善征信體系,增強互聯網金融信息透明度。
P2P的症結
發端於歐美的P2P、眾籌等所謂的互聯網金融業態,儘管在集聚資金、提供普惠投資理財服務方面開了先河,但這些模式並未解決投資標的或融資端的風險管理問題。
中國如雨後春笋般興起的P2P,部分仍依靠人海戰術發展融資人(借款人)並解決風險問題,大大抬高了融資成本,導致利率居高不下。另外,不少機構根本沒去或沒辦法去做融資端的工作,壞賬問題不斷暴露,要麼跑路要麼關門大吉。
諸多問題追根溯源就在於:融資端信息不對稱。然而,第三方支付機構和銀行的合作卻能解決這個問題。為電子商務提供服務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長期以來積累大量的客戶交易數據和構建相關信用數據分析模型,可以解決互聯網環境下投融資信息不對稱問題;而銀行具有的資金優勢和風控能力,為P2P模式下的融資端風險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