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入市”
帶來新供給
同樣,不遠處的洛舍鎮東衡村,黨總支書記章順龍也頗為興奮。“7月23日‘中國鋼琴小鎮’就要開工建設了。”就在6月份,東衡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和雁塘村、洛舍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三方合作,整合集聚的69畝土地,以每畝21.3萬元成功入市,成交金額為1400多萬元。更讓他高興的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是同價同權的。”
這讓東衡村周邊的眾多小微鋼琴企業十分期待,一直無法解決的土地問題,今後將在“中國鋼琴小鎮”得到落實。而對村民來說,儘管還需要等上三五年才能真正拿到入市分紅,但今後的收益非常可期。“我們預計村民現在每股價值600元,今後能升值到每股5000元。”章順龍說。
作為首宗異地調整入市的土地,今年德清縣在“農地入市”改革中又走出了新步子。縣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分散的零星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不利於引進發展好項目。為此,今年德清縣特別設計並推出了項目用地預申請制度,以需求定供給,以規模定複墾,實行“先預約、後複墾、再入市”,通過跨區域入市,整合零散資源,並推動多個集體組織實現“共同富裕”。
在集體經營性土地入市已經常態化的上半年,德清縣組織入市地塊25宗138.77畝,成交金額2944.76萬元,集體經濟組織獲益2408.9萬元。這一土地的“供給側”改革,也帶來了激活農村土地資產、促進村集體經濟壯大、農民權益更有保障三重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