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立制 長效管理
無論從頂層設計、體制完善,還是資金投入、宣傳教育等角度,垃圾分類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建立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才能真正實現垃圾分類常態化。
長效保障機制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據統計,浙江省財政按照試點村數量和平均每村30萬元的補助標準實行切塊下達。補助資金由試點縣(市、區)統籌使用,專項用於微生物發酵資源化處置生物堆肥設備設施購置和安裝等。試點兩年來,省撥財政資金4260萬元,農村垃圾治理工作總投入13.6億元。
為突破資金瓶頸,不少地方開始探索市場化運作。
湖州市德清縣在全國率先實施“一把掃帚掃到底”的管理模式,由城鄉環衛公司統一保潔、收集、清運、處理、養護,讓城鄉環境不再“多頭管”;杭州市桐廬縣環溪村、餘杭區沿山村等通過公開招標,將保潔、收運服務等委托給專業公司和人員;金華永康市不少鄉鎮、村與農戶簽訂垃圾清理和運輸承包合同,吸引民間資本投入農村環境整治……
借市場外力的同時,浙江還積極探索垃圾處理產業化,為垃圾分類長效運行創造內生動力。在桐廬,農家土肥擺上省內各大超市的貨架,一斤售價達6.6元,成了“搶手貨”。企業所得又反哺長效化管理經費,形成垃圾分類全產業鏈。
記者注意到,在垃圾分類過程中,浙江特別注重將建章立制貫穿其中,構建常態化、長效化管理機制。
2015年,省政府將“設區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面達到50%”作為民生實事項目,對各市進行考核。杭州、寧波、紹興、金華等市已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市本級對各部門、各城區和各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年度工作考核。
在衢州市龍游縣賀田村,每一個垃圾袋都要接受“考核”。村民們把垃圾袋編號分類,貼上“身份證”,做到見袋知人。這種全國首創的垃圾可追溯制度,真正實現了垃圾處理責任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