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這樣的扶貧“大數據”在浙江全省都已經建立,並且實現了電子化。
“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2015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消除農村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貧困現象的重大決策,提出不把絕對貧困現象帶入“十三五”。經過精准施策、落實“一戶一策一幹部”幫扶機制,當年底的統計表明,全省21萬戶家庭人均收入在4600元以下的低收入農戶(43萬人),當年人均收入全面超過4600元——這一標準是全國絕對貧困線的兩倍。
各地還找准扶貧路徑,做實扶貧舉措,著力增強低收入農戶“造血”功能。
浙西縉雲縣將燒餅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舉措之一。政府為農民搭建“創客”平台,先後成立了“燒餅辦”,開設了“燒餅班”,製作了“燒餅書”,一些從“路邊攤”做到“示範店”的模範戶,政府還要給予獎勵。此舉不僅全面消除了“4600元以下農戶”貧困現象,還在全縣掀起一股“兩創”的熱潮。
曾因丈夫生病、家庭缺失勞力而致貧的55歲農婦李美英,2014年參加了政府組織的燒餅師傅培訓,之後到杭州下沙開了一家縉雲燒餅示範店。兩年時間,她不僅還清了5萬元負債,還有了積蓄,把生病的丈夫也接到了杭州。而最讓她驚喜的,是拿到了政府給予的1萬元“示範店”補貼。
過去的十多年間,浙江省委省政府每5年出台一個推進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的扶持政策、上馬一個針對特定貧困群體的扶貧工程。“十二五”時期,浙江省財政每年向本省26個欠發達縣轉移支付年均保持在300億元以上,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年均增長25%以上。
41808元,一名臥床重殘患者的全年淨收入
杭州市江幹區采荷街道紅菱社區28歲的小夥子宋鴻,2歲時被確診為血友病,長期需要照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