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著“修舊如舊”的理念,修繕後的羅家老宅保留著它的原汁原味:兩進院落。高大的圍牆,中式石庫門入口,小青瓦屋面,硬山頂,不僅吸收了徽派建築的莊重和大氣,又展現了江南民居的典雅風格。
歷史建築的活化利用其實是最好的保護。重生的羅家老宅也找到了一條全新又符合其氣質的路子,變身為一座藝術館。畫展、藝術聯展、黑白木刻版畫製作體驗……曾經日漸殘敗的老宅,重又煥發光彩。
從“保下來”到“活起來”,被住建部列入全國首批十個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之一的杭州,正在通過不懈的努力、創新老宅保護的新方式,將文脈保護、民生改善與城市有機更新發展做到了完美結合,在全面修繕歷史建築的同時,結合建築風貌特色、文化底蘊及周邊環境,引入文化創意、旅遊休閑、傳統醫藥等多元產業,實現生態、業態、文態和形態“四態融合”。
從社區准物業到“三方辦”
黨建引領,讓居者樂其屋
市場化下的杭州,老舊小區與新建商品房形成鮮明對比。沒有物業,小區道路失修、環境臟亂差。老舊社區的這些問題,只有長期管理才能好轉。
2017年,杭州東平巷社區建立“晴雨管家”模式——社區居民自治,居民自己管理自己,有問題就召開樓道居民民主討論會共同協商——探索出了一條老小區自治管理的新路子。東平巷社區每戶居民每年上交50元,作為“樓道自治基金”,開支由所在樓道居民自主協商。這筆錢由專人管理,一人管項目,一人管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