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一畝山萬元錢”高效生產模式助農增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1 07:04:02


采用覆蓋技術的竹林,要鋪上一層有技術含量的“棉被”。
  中評社北京4月21日電/眼下正是食笋好時節,大量上市的鮮笋價廉物美。然而對竹農來說,挖笋最賺錢的時段已經過去。農產品講時令,除了打開銷路,通過技術手段錯開出笋高峰期,也是避免笋賤傷農的一條出路。

  浙江日報報道,近年來,林業部門充分挖掘土壤、氣候和生物潛能,探索推廣竹林覆蓋、生態高效栽培、林下種植(套種)、原生態仿生栽培等10種“一畝山萬元錢”高效生產模式,在推動林業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助農增收。比如,在浙江省長興、臨安等地,通過雷竹、毛竹笋早出覆蓋技術,不少竹農已經享受到了林下“掘金”的福利。

  據林業部門統計,去年,浙江省共示範推廣“一畝山萬元錢”高效生產模式13.8萬畝,實現產值16.6億元,幫助林農增收7億元。這些技術有何訣竅,收益到底能提高多少,在大面積推廣方面又有些啥困難?近日,記者走訪竹農,一窺竹林裡的奧秘。

  春笋冬出價格高

  在長興縣永綠林業發展中心葡萄岕林區,覆蓋竹林的挖笋工作已經收尾。“覆蓋過的笋,產量和質量都不一樣。”64歲的沈雨庭挖笋已有20來年,2009年起,兒子承包的這10畝毛竹林開始運用毛竹笋覆蓋技術,有了技術“入股”的笋,可謂是身價倍增。

  個中奧秘,正是覆蓋技術打出的時間差。“原來,挖笋的周期一般從3月底到4月中旬,也就個把月,現在,覆蓋過的笋從12月底就冒尖,覆蓋得好,可以一直挖到4月。”沈雨庭告訴記者,正因為此,毛竹笋趕上了春節這個黃金銷售期。今年春節那會兒,家裡的笋每斤可以賣到35元,有些個頭大的笋,一支有七八斤,能賣出兩百多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