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3年毛澤東和彭德懷:出兵援朝是毛澤東平生最難決斷的決策之一 |
斯大林再三向他敬酒,而且只是一杯紅寶石甜葡萄酒,但是,林彪竟始終不敢用舌尖舔一下。斯大林無可奈何地開玩笑說:酒里沒有毒藥,稍飲一口無妨。可他還是不敢嘗一下,即使是作個飲酒姿態,他也不肯。
文章摘自《中蘇關係見證錄》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戰爭爆發後,我們才得到消息。朝鮮人民軍英勇作戰,一開始打得很順利,6月28日解放了漢城。美國惟恐他扶植的李承晚政權垮台,在亞洲引起連鎖反應。27日,美國出動海、空軍對朝鮮進行武裝幹涉,同時派第七艦隊到台灣海峽,阻止我解放台灣。30日,美國派陸軍第八集團軍直接參加地面作戰,隨後美國控制聯合國,要挾英、法、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亞等16個國家出兵組成聯合國軍(另加李承晚的軍隊),以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為總司令。由於朝鮮人民軍英勇奮戰,到8月初已解放南朝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領土,迫使敵人退守洛東江以東的大丘、釜山一隅。人們興高采烈,認為南方指日可下,勝利在握。主席十分鎮定地對我說:朝鮮人民軍應該作短暫休整,調整軍隊部署,然後再接再厲,最後一鼓蕩平,徹底解放朝鮮全境。過不幾天,主席又講,應防守仁川這個重要的據點,以防不測。
果然,數天後,即9月15日,傳來美軍在仁川登陸的消息。美軍和李承晚軍隊對朝鮮人民軍南北夾擊,遂使朝鮮形勢急轉直下。人民軍被迫做戰略退卻,危機接踵而來。斯大林來電詢問我方在沈陽到丹東一綫部署的兵力有多少,能否出兵,助一臂之力。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一直密切地關注著朝鮮局勢,為了防止萬一,早在7月上旬就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將第十三兵團(下轄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共四個軍)和炮兵第一、二、八師及特種兵共約26萬多人調到遼寧鳳城、遼陽、安東、通化、本溪等地。9月30日,李偽軍越過三八綫。10月7日美軍越過三八綫,進入朝鮮北部,10月19日侵占平壤,並狂妄地叫囂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打到鴨綠江。對此,中國政府迅速做出反應。周總理在國慶節慶祝大會上莊嚴表示: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絕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0月2日,即李偽軍越過三八綫的第二天,毛主席致電斯大林:我們決定用志願軍名義派一部分軍隊至朝鮮境內和美國及其走狗李承晚的軍隊作戰,援助朝鮮同志。我們認為這樣做是必要的。因為如果讓整個朝鮮被美國人占去了,朝鮮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敗,則美國侵略者將更為猖獗,於整個東方都是不利的。”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決定將予先調至南滿洲的十二個師於十月十五日開始出動,位於北朝鮮的適當地區(不一定到三八綫),一面和敢於進攻三八綫以北的敵人作戰,第一個時期只打防禦戰,殲滅小股敵人,弄清各方面情況;一面等候蘇聯武器到達,並將我軍裝備起來,然後配合朝鮮同志舉行反攻,殲滅美國侵略軍。”10月3日淩晨1時,周總理緊急約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就朝鮮戰爭問題鄭重說明了中國政府的立場:美國軍隊正企圖越過三八綫,擴大戰爭。美國軍隊果真如此做的話,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請將此點報告貴國政府總理。”
當天,印度政府把中國的立場轉告美國。10月4日,中央將彭德懷接到北京,召開會議,討論出兵援助朝鮮問題。當時,新中國建國伊始,西藏、台灣等地都還未解放;中南、西南、西北等邊遠地區還有國民黨殘留的軍隊上山為匪,殘害人民,尚待肅清;新解放區的土改還未實行。另外,中國經過十幾年的戰爭,滿目瘡痍,百業待興,人民需要和平安定的環境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爭取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在相當一部分群衆中,尤其是中小資產階級中,存在著崇美、恐美思想,認為美國有先進的武裝、強大的戰鬥力,稱霸世界,難以戰勝。中央主要考慮到:首先的問題是中國的軍隊能否在朝鮮境內殲滅美國軍隊,有效地解決朝鮮問題。”“第二,既然中國軍隊在朝鮮境內和美國軍隊打起來(雖然我們用的是志願軍名義),就要准備美國宣布和中國進入戰爭狀態,就要准備美國至少可能使用其空軍轟炸中國許多大城市及工業基地,使用其海軍攻擊沿海地帶。”“最不利的情況是中國軍隊在朝鮮境內不能大量殲滅美國軍隊,兩軍相持成為僵局,而美國又已和中國公開進入戰爭狀態,使中國現在已經開始的經濟建設計劃歸於破壞,並引起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他一部分人民對我們不滿(他們很怕戰爭)。”因而中央討論時有兩種意見。另外,我國的空軍還未成立,美國控制著制空權,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難。出兵朝鮮要取得蘇聯的支持和援助,因而也要聽取斯大林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