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棗樹被“移植”後 |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電/這位河南新鄭市薛店鎮花莊村的農民沒有想到,自己會作為第一位證人,見證中國第一起古樹名木公益訴訟的庭審,為養育救活過無數鄉鄰的古棗樹發聲。
2016年12月9日,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綠發會)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在河南鄭州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5名被告分別是新鄭市薛店鎮花莊村村民委員會、新鄭市薛店鎮人民政府、新鄭市教育體育局、新鄭市林業局以及新鄭市旅遊和文物局。
事情源於2014年1月16日,在新鄭市薛店鎮花莊村,因工程占地需要,薛店鎮政府工作人員和花莊村支書帶著四五十人和7台小挖掘機,讓花莊村的1876棵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棗樹一夜之間“搬家”,無一存活。
中國綠發會要求被告恢復被毀林木,賠償損失,追回遺失的古棗樹,公開道歉,並在原址建立展示園作為警示。
“樹木全部死亡”
因擔心錯過開庭,當天凌晨4點多,花五鬆和其他村民,便在夜色中出發了。
這場官司,他們已經期盼了將近3年。而庭審持續了整整1天,法官沒有當庭宣判。
當天的庭審現場有兩大爭論焦點:一是政府此舉是毀樹還是“移栽”,二是這些古棗樹是否應被保護。
“無論是采伐還是所謂的移栽,相關方都應該辦理相應的手續。”中國綠發會認為,花莊村村委會及新鄭市薛店鎮政府與采伐施工隊等,未依法辦理和取得采伐手續,選擇夜晚偷伐,且被采伐的古棗樹數量極大。
花五鬆和其他幾位花莊村村民在開庭當天分別出庭作證,講述當晚的毀樹經過,並證實了鎮上和村裡用挖掘機等工具,採用破壞性、毀滅性的方式挖掘古棗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