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我2000年參加工作,工齡已經超過二十年,在紀檢監察崗位工作也近十年。在這十年裡,我參與見證了幹部作風的大轉變。
2013年3月,我從重慶市江津區公安局調任到區紀委信訪室工作,負責處理群眾來信,接待群眾來訪,接聽舉報電話和受理網絡舉報。其間受理的很多信訪舉報內容都是反映村(社區)幹部辦事不公平、辦理事項跑很多次也沒辦下來,等等。辦不成事好像成了“魔咒”一樣,總會時不時地出現在信訪舉報台賬上。
今年2月,組織派我到區公安局任紀檢監察組組長。在組內見面會上,就有同志提到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車管所入駐窗口被反映人手不足、政策解釋不清楚、服務不主動不深入等,導致群眾“辦不成事”。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我決定和組內同志先進行暗訪,盡量發現暴露的問題,再想辦法逐一解決。
當天下午,我和組內兩位同志對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車管所、服務大廳、考試中心開展“體驗式”監督。我們重點對大廳工作人員履職盡責、紀律作風、廉潔自律、服務態度、辦事態度進行重點瞭解。確實發現為民服務意識不強、群眾多頭辦理以及多跑路等情況。
我將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形成報告,向局黨委作了專題匯報。我在討論中發言,“我們應該設立一個兜底窗口,要把群眾眼中‘辦不成的事’依規依法辦成,確實辦不成的事也要解釋清楚,讓群眾不白跑、不撲空、不失落。”我的發言獲得了局黨委的支持,“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就應運而生。窗口執行“所在支隊領導帶班+業務骨幹坐班”制度,主要解決群眾線上或線下提交申請材料後,未能實現成功受理、成功辦理或群眾多次來大廳未能解決的政務服務事項。
9月2日,我再次到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車管所進行暗訪。在“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我遇到前來辦理車輛解押手續的劉先生。他一臉焦急,對窗口人員解釋:“我走得太急了,我也不知道在哪裡把車輛一致性證書弄丟了,解押窗口辦理不了手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