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外智庫關於特朗普訪華後中美關係新變化的觀點綜述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20:33


發展中美關係,需共同前瞻。
  中評社╱題:中外智庫關於特朗普訪華後中美關係新變化的觀點綜述 作者:郭至君(香港),中評社國際部主任、中評智庫研究員

  2017年11月8日至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選剛滿一周年之時到華進行國事訪問,中方給予其“國事訪問+”級別的接待,在北京中美兩國元首之間的互動氣氛熱烈,簽署的史上首例“超級大單”也引起全球性熱議。中美關係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對雙邊關係之一,對全球動向有著顯著的影響。中評社記者在特朗普訪華期間以及以後一段時間內,密集採訪了中外四十餘位中美關係、國際關係知名專家學者,剖析特朗普此次來華的意義、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以及中美關係在其訪華之後發生的一些新變化。從我們高頻密集的採訪中發現,中外專家學者們在中美兩個大國關係、台海問題、朝核問題、特朗普訪亞時提出的“印太”概念以及其外交風格等關鍵問題方面有著相當一致的看法,現將各位專家學者的觀點綜述如下:

  中美關係進入“新常態”
  應著力溝通避免“暗物質”

  特朗普總統於當選一周年之際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與習近平主席在北京進行了氣氛很好的互動,兩國領導人更加瞭解了彼此,建立了良好的元首之間的溝通機制,在各層次各領域都收獲頗豐,但美國國內相當多主流媒體在特朗普訪華後卻不看好其成果,認為特朗普在北京的表態是美國在向中國示弱,甚至是在逐步把美國的全球領導力拱手讓給中國。對於這種不同的聲音,中評社記者採訪了多位中國和美國的中美關係專家學者,他們紛紛對中評社表示,中美關係依舊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兩國元首在北京的會晤具有重要意義,但隨著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中美之間可能進入有別於以往的一種“新常態”,雙方應該充分分析、充分溝通,避免糾紛和鬥爭。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征對中評社指出,雖然特朗普訪華時間很短,但對目前的中美關係來講還是很重要的。中美雙方目前其實還是缺乏戰略互信,如果雙方元首能經常見見面,就一些問題進行溝通,則有助於減少雙方的戰略誤判,亦能增強雙方領導人個人間的相互瞭解。特朗普此次訪華的氛圍良好并不出乎意料,雙方就共同關注的重大問題進行溝通,若能在這些問題上達成一定共識,對未來雙方進一步協調一致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海洋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郭震遠對中評社說,在特朗普訪華期間,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兩位元首深入地交換了各種看法,取得了很多重要的共識,這同樣對未來的中美關係有著非常重要、積極的影響。“一年下來,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中美關係確實是向穩向好的,雖然有過一些波折,但是并沒有影響大局,而且很快就通過協商談判,不斷地得到解決和化解。”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表示,中美經濟關係在中美未來關係以及美國對外戰略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為美國再次偉大提供經濟幫助的,中國毫無疑問是個首選。特朗普這次來非常高興,主要是夯實了中美經濟關係的基礎,這對美國經濟的復蘇有很大的幫助,當然對中國同樣也有很大的幫助,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在這方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台港澳究所所長邵育群認為,總體前景是不錯的。她提到,到目前為止,雙方關係都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態勢。雖然有困難,但雙方在處理困難的問題的時候,都保持著比較好的態度,包括經貿問題和朝核問題。特朗普訪華之後,中美關係會在一個比較穩定的軌跡上發展,期間困難或是比較大的挑戰都有可能出現,不過從國家利益角度出發,大家都希望雙方關係能保持穩定。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會長羅援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表示,中美關係目前進入了新的階段,即是“討價還價”的階段。過去美國對華政策就是遏制加接觸,現在美國完全想遏制中國也沒有這個能力,中國的崛起是勢不可擋的。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第八任主席約翰·艾倫(John Allen)則表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中國正在崛起,在未來與中國的交往過程中要考慮到最近十九大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習近平思想,“對於這些詞語的分析,能够進一步幫助我們研究出未來與中國的關係怎麼走,”他說,“中美關係必須有一個定位,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經濟發展現狀,雖然有分歧,但是是可控的。”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Douglas Paal)說,他認為,中美之間權力關係的過渡需要理念方面的管理。我們應該正確看待,中國的政治領導力和經濟活力的優勢對於塑造中美在西太平洋領域的互動影響。所以,我們可以在避免衝突事件的層面上,一同合作,並一步步地推進。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主任韓磊(Paul Haenle)對中評社表示,特朗普總統執政的第一年是非常規的,而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之後更加鞏固的執政力也使得中國的觀察家們紛紛開始分析中美關係。排除一些在領導力方面重大的變量,一個可以確定的事實是:中美關係依舊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這也是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政府在北京會晤期間所強調的一個重要議題。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中國項目聯席主任孫哲說,過去一段時間,中美關係是相對穩定的,雙方的領導人都對中美關係特別重視,是新時代歷史發展的最強推動力。十九大之後雙方最高領導人肯定對中美關係有新的表態,這個對中美關係也是起到了舉旗定向的作用,因此這次來訪會有很積極的意義。中國與美國的關係處在一種“量子糾纏”的狀況下,儘管美國并不會否認中國在將來五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裡有更大的發展和成就,甚至超越美國,但其骨子裡還是會覺得中國的發展與其自身的發展是很不一樣的模式,內心會處處防範也是不太會改變的事實。中美之間確實存在很多的“暗物質”,但中美兩國應該在“量子糾纏”的狀態下一起向前進且不要踩到雷區,這很重要。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對中評社表示,這次是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在今年的第三次正式會晤,這期間中美兩國也就經濟領域和世界和地區安全局勢交換看法,經過這些時間的摸索也為兩國之間的溝通和交往找出了一些有效的相處之道。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亮麗表現,特別是大國外交的有所作為,對於大國關係的協調和合作的主張,在建設新型國際關係以及推動人類文明共同體構建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目標,相信特朗普總統會借此次中國國事訪問的機會增加對中國的全面認識并對美中關係的未來作出全新的判斷。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滕建群表示,中美元首的會面有助於兩國在政治上進一步達成共識,在經濟上算一下賬,展望一下兩國未來的關係。中美雙方現在都在鉚勁兒向前奔,特朗普提出“美國第一”,中國也在不斷追求發展,中美關係或許會進入一個“新常態”——兩國在政治、安全、經貿領域的競爭都會加強。所以說從總體來看,中美關係應該說必須要有新的思維模式。

  總結起來,筆者認為專家學者們都在採訪中向中評社表達了中美關係的重要性以及“習特”北京會晤所存在的積極的歷史意義。衆所周知,中美建交之後,兩國關係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始終有上下波動周期的。隨著美國執政黨派和總統的更替,再加上進入21世紀以後美國國力相對下降而中國開始上升等原因,使得美國在與中國合作的同時仍然無法拋棄傳統的“遏制”、“對手”的觀念。但現在中國的發展和逐漸全球化的影響力已是不爭的事實,所以中美關係在新時代中仍然會存在不少誤解和糾紛。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特朗普是十九大之後第一個來華訪問的國家元首,這個歷史性時刻是極為重要的。中國和美國在新時代也應該持續密切溝通、在遇到摩擦期間彼此理解,盡全力阻止糾紛和衝突,以大國身份共享利益,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中美關係對美台關係的約束力比以前大
  台海問題處於穩定狀態

  在兩岸關係中,美國一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對美台關係著墨并不多,在北京“習特會”時也跟習近平主席在這方面有著共同認知。不過特朗普剛回美國,候任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在為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凖備的證詞中就表示,美國有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而美台軍艦互訪完全符合美國的一中政策。沒過多久,2018年1月中上旬,美國衆議院通過為美台高層互訪“解禁”的“台灣旅行法”草案,相繼“打臉”特朗普,向台獨分子釋放了錯誤的信號,對中美關係的穩定產生了一定的衝擊。對於台海問題的這種不穩定性,中評社記者在特朗普訪華前後也專訪了許多台灣、大陸、美國的專家學者,他們對美台關係以及美國在兩岸關係中的影響力都作出了相應的預判。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講師、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黃宗昊對中評社表示,未來台灣議題在中美互動中的重要性會下降。大陸將越來越多地從國際戰略格局中看待台灣問題。這次特朗普訪華,并沒有用大篇幅談台灣問題。這是因為,台灣雖是美國大戰略的一環,但由於民進黨當局執政,美國很放心兩岸不會走近,所以相對不用太強調台灣。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表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已經處於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特朗普已經明確表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如果他在台灣問題上挑事,那一定會對中美經濟關係產生很大的衝擊,但特朗普不會這麼做的,因此台灣戰略地位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了。說實話,台灣問題根本不在特朗普的議程之上,當初接了蔡英文的電話,也是為了對台軍售而已。目前,在特朗普治下,美國是以經濟利益至上的時代,台灣對美國的幫助幾乎微不足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