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云裳要求蔡英文做到未來兩岸關係絕對“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僵局或危機”。 |
中評社╱題:蔡英文政府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作者:陳一新(台灣),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關系教授;《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7月號(總第223期)
兩岸關係中一直存在著美國因素,美國的動作則隨著兩岸關係的實力對比與良窳而調整。
在兩蔣時期,美國在兩岸關係中扮演軍力平衡者、和平保障者等角色;及至蔣經國後期,儘管雷根總統提供蔣經國“六大保證”,台灣也維持“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的“三不政策”;但是,美國仍鼓吹兩岸應展開對話。在兩岸於1986年展開兩航談判後,台灣終於發現兩案談判並沒有原先想像地那麼可怕。
2016年520前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
在李登輝時期,老布希政府與柯林頓政府在兩岸關係中仍繼續扮演軍力平衡者、和平保障者等角色,這從老布希政府卸任前大舉對台軍售與柯林頓政府干預第三次台海危機可以看出一般。1990年代初,兩岸各自成立“國務院台灣辦公室”與“行政院陸委會”,在1992年雙方達成“一中各表”共識後,透過“海協會”與“海基會”展開一系列談判,並達成“大陸人民遣返”、“兩岸文書驗證”等協議。不過,兩岸關係因李登輝1995年訪美與各種因素而急轉直下,大陸並對台灣進行“文攻武嚇”,1996年3月人民解放軍對台灣南北兩端外海各發射一枚飛彈,迫使美國派遣兩個航母戰鬥群至台灣外海,對可能的兩岸衝突進行預防性嚇阻。
在蔡英文的參贊機要下,李登輝在1999年7月9日推出“兩國論”(特殊國與國關係),在美中台三地引起軒然大波。大陸認為,兩岸會談基礎已不復存在,而停止兩會交流,大陸對台用兵的呼聲一時之間甚囂塵上。另一方面,美國則派時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來台要求李登輝“給個說法”,迫使李登輝回到“一中各表”原點,才讓兩岸因“兩國論”所造成的緊張情勢為之平息。這也是美中兩國首次針對台灣問題“不約而同”地出手介入,實質上開美中“共治”台灣之先河。
在陳水扁時期,小布希政府仍企圖扮演軍力平衡者、和平保障者之角色,這可從小布希總統一上台對台大量軍售與表明協助台灣防衛自己可以看出。但是,在此同時,美國也對陳水扁政府嚴加防範,希望透過“四不一沒有”(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制約陳總統的言行。
由於陳水扁總統在時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的阻撓下停止召開“國統會”、拒絕接受“九二共識”、提出爭議性極高的“一邊一國”,加上為了競選連任,陳水扁不顧美方反對,執意推動各項公投;因此,兩岸關係急轉直下。
在兩岸關係不佳時,美國常扮演促談者的角色。在陳水扁因“子彈門”事件當選連任後,美國國務卿鮑爾希望陳水扁能在2004年雙十國慶演說時向大陸遞出象徵和平的橄欖枝。儘管陳水扁表面上接受美方意見,並將演講稿讓美方官員事先過目;但是,他卻在發表演說時,脫稿批評中國大陸是“邪惡政權”與“黑暗陰影”。此舉不僅讓北京怒不可遏,華府也難掩怒氣。2004年10月下旬,鮑爾訪問北京舉行記者會,痛批台獨沒有前途。
從此,兩岸與台美關係互信降低,陳水扁也變本加厲,不僅在2006年自食其言,提出“廢統”(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並在2007-2008年推動“入聯公投”,同時挑戰北京與華府的底線。台美互信降至冰點的結果則是,美國不僅拒絕陳水扁過境訪問紐約的申請,致有後來的“迷航之旅”,而且也取消台灣購買F-16C/D戰機與參與F-35隱形戰機先期研究計劃的申請案。同時,兩岸僅維持最低程度之交流。美中兩國對陳水扁政府的共同抵制與懲罰性措施,被稱之為針對台灣特定議題的美中共治。
馬英九總統執政後,兩岸關係大幅改善,除了達成包括兩岸直航、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等23項協議之外,並在雙方人員往來、文教交流、陸客陸生來台方面迭創新高。
在兩岸關係緊密熱絡時,美國常扮演煞車者的角色。2011年下半年,國民黨政府推動兩岸“和平協議”。儘管和平協議早在2007-2008年競選期間就列為國民黨競選政綱之一;但是,美國顯然對和平協議有所保留,因若是為2012年選後兩岸就簽署和平協議,未來豈不朝統一邁進一大步?在美國政治壓力下,馬政府先是提出“三前提”(人民支持、國會同意、國家需要),在美方不表滿意後,台北被迫推出“十大條件”,惟華府仍無法接受,直到馬政府表示,必須台灣人民公投通過和平協議內容,兩岸始得簽署和平協議後,和平協議風波才告平息。
蔡英文政府兩岸關係美國因素舉足輕重
中國大陸5月上旬對蔡英文新政府運用巧妙的兩手策略,一面透過黨媒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敦促蔡英文直接對“九二共識”表態,不接受任何擦邊球,一面透過世衛組織(WHO)秘書處發函邀請現任衛福部長蔣丙煌參加5月23日舉行的世衛大會(WHA)。
北京拋出世衛邀請函這個看似善意但卻“軟中帶硬”的政治氣球,顯示大陸深得鋼柔並濟個中三味。就在各方都懷疑在大陸反對下世衛今年不會對我國發邀請函之際,居然意外收到邀請函,讓民進黨新政府“喜出望外”,相信這是蔡英文要求“對岸釋出更多善意”的呼籲奏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