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蔡英文“憲政”論述解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27 16:20:45


“中華民國”日漸成為台灣社會的最大公約數。
  中評社╱題:蔡英文“憲政”論述解析 作者:王英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2015年6月3日,蔡英文在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演講時表示,未來將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這是蔡英文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對“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作肯定性表態。此話一出,引起了各界的熱議。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蔡英文的“憲政”論述?該論述與2011年的“台灣共識”相比,有何變化?其模糊性有哪幾種可能演繹解釋?該論述是否意味著蔡英文放棄了“台獨”,且接受了“憲法一中”?基於探討以上問題,本文作如下分析。

  蔡英文論述為何回歸“憲政”?

  可以肯定的是,蔡英文的“憲政”論述是在反思2012年“大選”失敗教訓的基礎上精心設計和包裝的結果,是經其幕僚人員的充分論證和精心策劃而提出的論述,絕非一時性情衝動的產物。儘管她沒有在公開場合直接解釋其提出“憲政”論述的緣由,但通過研究不難發現,她提出的動因無非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制憲台獨”已行之不通。眾所周知,民進黨不接受“中華民國憲法”,但如果按照民進黨1999年制定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民進黨僅接受“中華民國”作為暫時的“國號”。除此之外,民進黨1991年的“台獨黨綱”和2007年的“正常國家決議文”,均主張推翻“中華民國”,重新制定“新憲法”(即“台灣共和國憲法”)。實踐證明,“法理台獨”或“制憲台獨”已經失去了政治市場,根本上已行之不通。在這種情況下,以“台灣前途決議文”為基礎,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框架下來建構自己的兩岸關係論述,就成為其必然的選擇。

  第二,是為了贏得2016年“大選”的需要。當下,“中華民國”日漸成為台灣社會的最大公約數。這在2014年“九合一”選舉中呈現出來的新世代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他們厭倦“統獨”對抗,希望跨越藍綠,主張“中間路線”,既反對與大陸統一,也反對“制憲台獨”。蔡英文的“憲政”論述,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上述理念和訴求。蔡英文主張回歸到“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來處理兩岸關係,與先前民進黨明確主張在“國與國”關係基礎上處理兩岸關係相比較,顯然淡化了“獨”的色彩。這有助於減少選民對她“台獨”路線的疑慮和不安,從而有助於其能爭取到更多的選票。

  第三,減少大陸對其論述的反彈和批評。島內的民主選舉,本來屬於台灣的“內部事務”,大陸不願意介入和干預,但有一個無法繞開的事實是,每次台灣“大選”必涉及到候選人未來的兩岸政策,加之前些年台灣分離主義勢力還借助“大選”來推動“台獨”,這樣一來,台灣的內部選舉並非純粹的內部事務,因為它必定涉及到兩岸關係問題。正因如此,大陸對歷次台灣“大選”均予以高度關注和警惕。實踐證明,民進黨候選人在大選中提出挑逗和激怒大陸的言辭,必定會成為大陸批判和打擊的對象,這對其選舉是不利的。對此,蔡英文認識得非常清楚。所以,她步步留神、小心謹慎,不僅竭力避免發表涉及兩岸關係的過激言辭,還提出回歸“憲政”的政治論述,給大陸以回歸“憲法一中”的想像(因為“中華民國憲法”中含有“兩岸一中”的元素)。她通過向大陸釋放某些“善意”,來避免成為大陸打擊的對象,從而有助於其贏得選舉。

  第四,回歸“憲政”不會損傷台灣“主體性”。眾所周知,雖然“憲法本文”被認為深具“大中國”意涵,但經過七次“修憲”後,“中華民國憲法”被修改得“支離破碎”,從而使得台灣不同政治力量可以對其進行不同的解讀。從過去“事實台獨”人士的相關論述來看,通常主張借“中華民國”之“殼”,上“台獨”之“市”。接受“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是否會損傷台灣的主體性,主要取決於如何來解釋“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意涵。蔡英文主張回歸“憲政”,本身已經預留了“台獨”解釋的空間,這不僅不會損傷台灣的“主體性”,反而還有助於“務實台獨”的實現。

  第五,汲取2012年“大選”失敗的教訓。提出一個什麼樣的兩岸關係論述來確保兩岸關係繼續向前發展、減少台灣民眾對其“台獨”路線的疑慮,是蔡英文在2016年“大選”中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即使大陸不追問蔡英文的兩岸政治關係論述,國民黨和美國也會追問。2012年“大選”時,由於她提出的“台灣共識”過於抽象和空洞,被台灣社會批評為“空心菜”。沒有建構起能夠確保台海和平的兩岸關係論述,是蔡英文在2012年“大選”中沒有走完“最後一哩路”的重要原因之一。鑒於上次“大選”失敗的教訓,蔡英文百倍審慎地對待這次“大選”中的兩岸關係論述。為此,蔡英文及身邊幕僚們經過精心謀劃,拋出主張回歸到“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框架下來處理兩岸關係的論述,以圖給其2016年“大選”加分或至少不再減分。

  第六,有助於減少美國對民進黨的擔憂。民進黨“台獨”主張及活動,必然引發兩岸關係的緊張。在以往民進黨執政時期,陳水扁大搞“法理台獨”活動,使得兩岸關係“劍拔弩張”,瀕臨戰爭邊緣,差點將美國“拖下水”。目前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在南海水域與中國大陸展開了激烈的對抗。在中美南海對抗局面日趨複雜且緊張的情勢下,美國需要一個“安靜的台灣”,這樣它可以集中精力來對付中國大陸。倘若民進黨在此關鍵時刻跳出來搞“台獨”,必引發中國大陸對台灣當局的強烈反擊,甚至會採取過激的行動。這會打亂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部署。所以,美國對蔡英文2016年“大選”的兩岸關係論述格外在意。對於蔡英文來說,提出一個不直接挑釁大陸,不激化兩岸對抗的兩岸關係論述,有助於得到美國的支持。蔡英文的“憲政”論述基本上是一個符合美國戰略需要的論述。

  “憲政”論述相較“台灣共識”有哪些變化?

  蔡英文的“憲政”論述與其2012年“大選”前的“台灣共識”相比,有何變化?這些變化背後所反映出的政治意涵是什麼?欲清晰地回答這一問題,首先須回顧一下她在2011年提出的“台灣共識”。按照蔡英文的論述,“台灣共識”的基本要義有三:一是彙集台灣朝野與社會意見來凝聚共識;二是“台灣共識”形成後,將以該共識作為處理兩岸關係的基礎;三是“台灣共識”的形成要經由民主程序來完成。在“台灣共識”上述三個要義的基礎上,我們還要注意把握該論述的以下三項延展性內容:①否定和取代“九二共識”,是提出“台灣共識”的前提,也是“台灣共識”的直接目標;②“事實台獨”是民進黨“台灣共識”的核心內容;③通過民主程序來達成“台灣共識”的目的在於擴大“台灣共識”的正當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