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香港金融同業而言,開放的深圳猶如一扇開啟的“機會之窗”,為他們提供了分享深圳乃至內地經濟高速發展所產生收益的最好橋樑。作為“中國金融生態城市” 一級城市,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深圳基本建成了以銀行、證券、保險業為主體,其他多種類型金融機構並存,結構比較合理,功能較為完備的現代金融體系。深圳 擁有適合金融機構生根、發芽、生長、壯大的政策環境和市場氛圍。更重要的是,深圳社會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更是為金融業提供了廣大的市場空間。市政府有關 部門人士指出,未來五年,深圳無論是高新技術、金融、物流、文化等支柱產業的發展,還是大規劃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光是現代交通路 網體系的建設預計就需要投入1600多億元的資金。有實力的港深金融機構很容易在這裏找到大展宏圖的機會。
與此同時,深圳還可充當香港金融業擴展內地業務的“橋頭堡”。當前,內地經濟正處於一個高速成長時期。由於體制和制度上的差異,香港的金融和資本運營與內 地廣大企業的合作目前尚存在諸多障礙,全面結合一時難以實現。而以深圳作為拓展內地市場的橋樑和跳板,香港製造業和金融企業已經有豐富的成功經驗,深圳可 以充分發揮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開放創新的體制機制優勢,以及港深金融合作的先發優勢,以經濟特區“試驗田”和“橋頭堡”的創新機制,為香港金融機構在深 設立分支機搆、加強兩地金融業的合作與創新提供支持,為香港金融機構分享內地經濟發展的紅利提供支持。
不斷開發新的合作領域
港深金融業實質性的合作,成就斐然。尤其是CEPA協定簽署後,兩地金融業的交流與合作掀起了新高潮,兩地在分設機構網點、銀行卡清算、票據清算、代理匯劃、信貸業務、人民幣和港幣業務等方面的合作持續深化,新的合作領域不斷開發。
目前,深圳是國內港資金融機構最多的城市。來自深圳銀監局的資料顯示,截至2007年9月末,包括滙豐、東亞、渣打、恒生等在內的港資銀行在深圳設立的營 業性機構共34家,其中總行3家、分行13家、支行18家。港資銀行在深圳設立的三家法人機構,分別是工銀亞洲全資附屬的華商銀行、中信嘉華銀行全資附屬 的中國國際財務有限公司(深圳)和永亨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自2006年12月我國銀行業全面履行WTO開放承諾並採取法人化政策導向以來,已有3家港 資銀行申請在深圳設立法人總部,其中永亨(中國)有限公司已於2007年6月1日開業,擬在中國國際財務有限公司(深圳)基礎上組建的中信嘉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大新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正在緊張籌備中。此外,渣打銀行在深圳設立了“中國及香港區電話銀行客戶服務中心”,中國人壽海外子公司已確定將 總部遷至深圳,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已決定將交通銀行海外5家分行的後臺服務中心放到深圳,香港永旺信用卡服務公司已決定擴大在深圳的業務。
香港金融機構在港深金融合作中受益頗多,最顯著的就是港資金融機構在深圳的業務發展良好,人民幣業務量和外幣業務量在外資同業中都佔有較大的份額,贏利穩 步增長。一批香港金融機構在深設立後臺服務機構後,極大地降低了經營成本,提升了競爭力,擴大了領先優勢。深圳銀監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截至2007 年9月末,在港深資銀行資產總額為630.41億元,占全市外資銀行資產總額的45.19%,比去年同期增長33.20%,比年初增長23.24%;存款 總額為144.35億元,占全市外資銀行存款總額的32.39%,比去年同期增長45.07%,比年初增長32.91%;貸款總額為424.32億元,占 全市外資銀行貸款總額的51.77%,比去年同期增長50.45%,比年初增長3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