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思維不外乎理想與現實兩種:現實面上很好理解,有一官半職比沒有好得多,不論是權力、資源或地位等方面皆然;有理想的人,大有可以說服自己妥協的理由,即協助馬英九轉型成為本土政治人物,確保台灣主體意識;沒有理想的人也有理由,即證明自己是專業導向、服務社會、不分黨派的清高立場。
馬英九是利用他們來證明自己不會偏頗藍營選民,他們則是利用馬英九這種心理,順水推舟,上下交相利,不亞於歐陽修傳世的縱囚論所述。
眾人常常納悶,為什麼馬英九總是倚賴極少數幾位核心人士幫他出謀劃策?他們幕前幕後串來串去,永遠不會讓他們離開自己身邊。
道理在於馬英九的人生哲學與政治處境,他儘量想讓不喜歡他的人喜歡他,既然不喜歡他的人主要因為是主張台獨而不信任他,所以他乃儘量啟用台獨可以接受的人,導致他在自己啟用的官員之間,縱使不是四面楚歌,也必然缺乏一種自己人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