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改革與香港密切相關 |
中評社訊╱題:香港與改革開放的過去和未來息息相關 作者:劉迺強(香港),全國人大基本法委員會香港委員、本刊學術顧問
過去三十年的中國改革開放,離不了香港。往後香港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的改革開放。
中國改革開放與香港的角色
中國改革開放30年,香港扮演無可代替的角色。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香港基本上壟斷了整個中國的對外貿易,因而是中國最最重要的外匯收入來源。那時的外資,幾乎清一色就是港資,其中香港工業的集體北移,奠定了今天中國作為世只工廠的地位。香港這方面的貢獻,完全可以清楚的加以量化,因此也無庸爭議。今天我們再詳細的表功,也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更需要指出的是,往後的發展,香港在經濟上貢獻的比重,必然會不斷下降。更詳細的在這方面作總結,再沒有現實的意義,對將來的發展,更加沒有任何指標性的作用,徒只引起一大堆懷舊的唏噓和今不如昔的灰色情緒。
無可諱言,香港對整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在經濟方面肯定還會發揮很大的作用,但是正如過去60年國家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老黃曆都已經不再管用,中國往後的經濟發展模式也會大不一樣,香港在這方面的配合和貢獻,也有待我們去探索,並且通過實踐去創造。
但是在非經濟領域中,香港對過去30年改革開放,也作了頗大的衝擊。這些衝擊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卻長期沒有系統的整理和闡述。但是恰恰這些衝擊是長期的,其影響也是深遠的。總結之後,負面的衝擊,可以堵塞,其影響需要採取措施加以消除;正面的衝擊,可以鼓勵,其影響需要提倡和推廣。
香港對改革開放的第一波沖擊,是市場經濟的運作,和相關的概念,如“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對於當時甚麼都要問“姓資還是姓社”的內地社會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震蕩。改革開放五年之後,內地還有不少人認為這是“資本主義復辟”。1983年1月,鄧小平第一次南巡到香港的北邊,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在中山港商霍英東修的賓館後山喊出“不走回頭路”,給改革開放打了強心針。他回到到北京,於5月宣佈開放了14個沿海港口城市,同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連成一線。改革開放被肯定,並且擴大了。但是有關的爭論並未停息,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改革開放大有停滯不前的傾向。1992年鄧小平第二次南巡,再到深圳,遙望香港,再燃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火花。1993年,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把“改革開放”正式寫進憲法;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
香港文化影響力
從1978年至1993年,香港可以說是計劃經濟主流思想的最重大“污染源”,內地通過與香港的大量交流,引進了不少嶄新的觀念和事物,這除了上述時間和效率之外,還包括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是有關政府在經濟,以至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產權、廉政、法治等等,最終對政治改革也不無影響。
比方說,西方流行音樂的引進,基本上是從如鄧麗君的國粵語流行曲開始,時至今日,香港的“四大天王”在內地還有其不少“粉絲”,連一首國語歌都未有的“Twins”,前年也排在內地最受歡迎歌星之首;而西方流行音樂的各流派,今天在中國都有其市場和聽眾。說到現代流行文化,不能不提港產電影。香港的電影產業,世只有名,在內地也大受歡迎,直至最近與內地合流,不再別豎一幟為止。在武打電影技巧方面,香港更是推陳出新,登峰造極,不單荷里活的製作需要用香港的武術指導,最近奧運和殘奧開幕式、閉幕式,都大量採用內地也叫“吊威也”的鋼纜技術和香港的技術員。
香港媒體對內地媒體生態的影響也很弘大。今天大家習以為常的新聞發佈會和發言人等制度,是中英談判期間,被香港記者們逼出來的。內部不少報刊,毫不諱言地模仿香港某些同行。廣東的報刊,受香港的影響尤其顯著,其風格和敢言情度,與內地其他省市的大不一樣。
在文化上的影響力,是十分深遠的,而且越往後影響越大。我很高興見到,像其他方面一樣,香港媒體和流行文化,很快被內地消化和吸收,並且加以改進,大有青出於藍之勢。電視片集是最突出的例子,港產片集曾經風靡一時,現在已經被內地製作所超越,連韓國片集都不如了。這其實是中國在改革開放中不斷吸收外來事物,不停消化吸收,不斷改造改進的一個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