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明揚局長 |
中評社╱題:改革學制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訪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孫明揚,作者:劉迺強(香港),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本刊學術顧問
香港在去年九月開始實施“三三四”新學制,有數十年歷史的中學會考亦會在今年舉行最後一屆考試。這是一個很重大的轉變,在香港有部分市民也尚未完全掌握這種轉變的要旨。日前《中國評論》月刊專訪了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先生。
改革學制培養學生學會學習
劉迺強:“三三四”新學制將對香港的教育體系產生巨大影響,請局長給我們介紹一下其中的要點。
孫明揚:好,首先我就說一下香港為甚麼要進行這項學制改革。你知道,香港地少人多,又沒有甚麼別的資源,我們最寶貴的資源就是人才,所以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學生唸完書後在社會怎麼競爭,在全世界怎麼競爭--現在很多領域都是全球一體化了,所以我們不得不把眼光放得更遠。
從匯聚人才這方面來看,首先就要從自己做起,那麼我們就要問:從前的教育制度,在現時的世界環境下,能否培養出最合適的人才。當然對教育制度的思考也不是現在才開始的,在97年之前有很多前輩就已經開始沿著這個思路在考慮了。
那時候就覺得,在香港這個開放的社會,如果按照以前的一套教育制度,太早分科、分班、分專業,這樣出來的效果反而不是很理想。事關現在的社會不斷湧現新需求,已經不是像以前那樣,想計劃加入那個行業,就傳授那些知識給學生。以前文科理科的劃分,可謂“涇渭分明”。但是現在有很多傳統的知識,在外面可能已沒有配對的工種,新的東西難以預測,我們不禁會問,通過傳統的教育制度可否培養出所需要的人才呢?
面對這樣的不可預測性,就需要“返璞歸真”,將重點放在培養基本功,打好基礎以適應不同行業的需求。所以我們要求學生在新學制下必修四個科目,就是中文、英文、數學和通識。香港在中英文方面的優勢得天獨厚,我們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我們又有英文的傳統,因此國際舞台上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也即是說,最多人講的兩種語言,我們都融入了香港的教育制度之內;然後就是數學,這個是必備的能力;第四個就是通識。通識就是鼓勵同學對身邊發生的事物產生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與分析能力--這個是沒有書本教的。比如,現在最熱門的話題:一個是世界杯,一個是政改,像世界杯就沒有教科書教,政改也一樣。
其實這是一種治學態度和理念,我們現在教學生不僅僅是書本的知識,關鍵在於要教他們怎樣去學習。比如面對新的事物,你怎麼應付?你見到新事物的時候,你是怎樣將它分類的,或者未分類之前,你如何搜集資料?搜集資料後,就要學會怎麼分析,然後自己下結論,再跟朋友、同學、師長討論。這樣,你就經過一個篩選的過程,有了自己的結論,再歸納並介紹給他人,別人可能會跟你辯論,但辯論的過程你又可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換言之,整個過程就是要訓練學生多角度思考、分析和總結。
其實,每做一樣事情,不外乎都是這麼一個過程,當然事情的背景、概念、內容都不一樣,但治學態度都是一樣的,這也就是我們“三三四”新學制的精神。
在新學制下,中學由以往的五年,變成初中三年加高中三年,然後大學從三年改為四年,“三三四”就是這麼來的。高中除了四個必修科目外,我們同時提供眾多的選修科目。
大學方面也會配合改革,我們鼓勵學生在大學第一年不要那麼快固定專業,就在像美國讀醫科,學生的本科就不是讀醫科的,你可先修畢一個理科學位,再讀醫科也行;再比如說學生計劃讀文科,也不妨礙他們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讀點應用數學之類,將閱歷變得更豐富,視野變得更寬廣。
通識教育屬新事物需經實踐提升質素
劉迺強:新學制在基本上有幾個很重要的轉變,那麼它對學生的要求,與舊學制對學生的要求,有甚麼不同呢?
孫明揚:新學制的學生要開放很多了。其實,無論是學生、老師,以至家長都需要時間適應制度上的轉變。
比如通識教育,已經推出來六、七年了,有的學校有先見,他們現時已經做得不錯,但對部份學校來說仍屬新嘗試。以前我們讀書,老師的授課主要是單向的,現在慢慢都變成互動。通識老師不是拿著書本教,而是要從日常生活中搜集資料作教材,作提綱挈領的講解,引導同學學會討論、歸納和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