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國企機密輕易外洩 七千億學費太冤枉
1、商業機密頻頻暴露 中國經濟安全敲響警鐘
近日,隨著媒體披露的消息證明,本來由中國鋼協與寶鋼、河鋼、武鋼、鞍本、沙鋼、山鋼、馬鋼、首鋼、華菱、包鋼、太鋼等共16家鋼企組成的談判隊伍,不斷在定期召開的會議中,商議談判進展與對策。但是,正是在局部利益的誘惑下,有關涉案人士居然將有關所在鋼鐵企業或業內重要的機密數據洩露給了力拓等鐵礦石談判對手,造成國內鐵礦石談判團隊的底線頻頻暴露,這不但嚴重危及了鋼鐵企業的總體利益,也暴露了鋼鐵企業的管理混亂。(香港中評網)
誰都知道,澳大利亞的力拓集團是世界上三大礦業公司之一,它與必和必拓、巴西的淡水河穀一起,幾乎壟斷了當今世界絕大部分鐵礦石生產。近幾十年,中國的鋼鐵生產增長很快,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鐵礦石進口方(約占60%)。因此,包括力拓在內的三大礦業公司,竊取的中國國家機密包括:中國各鋼鐵企業的生產能力、國家對於鋼材的需求和計劃、鋼鐵企業的內部成本、生產周期、礦石儲備等等。
掌握了這些數據,三大礦山企業就能在鐵礦石談判中,清晰地制定對於中國的價格戰略。其實,了解了中國鋼鐵企業的內部成本,它就能準確地把握鐵礦石的漲價幅度,如果再了解了中國對於鋼鐵發展的整個政策和計劃,鐵礦石漲價更能卡住中國的軟肋。但是,恰恰是胡士泰等人操縱的間諜案等於把中國的商業機密完全暴露給了對手。(西班牙《歐華報》)
2、國家蒙受巨額損失 “抓內鬼清門戶”迫在眉睫
據報道,“力拓案”此次被逮捕的四人中,胡士泰是力拓鐵礦石談判組成員,其個人電腦裡竟然存有大量中國鋼鐵企業的資料和數據,涉及了企業詳細的採購計劃、原料庫存、生產安排等數據,甚至連有的大型鋼企每月的鋼鐵產量、銷售情況也非常明晰。正是由於這些商業間諜近6年來的機密外洩,迫使中國鋼企在鐵礦石進口上多付出7000多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相當於中國全國鋼鐵行業同期利潤總和的一倍多,超過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大直轄市加上遼寧省一年財政收入的總和。(新加坡《聯合早報》)
更為重要的是,胡士泰等人充當“間諜”角色,並不需要像電影裡“007”般的神勇,也不需要什麼高科技工具。力拓等跨國公司的市場分析人員工作輕鬆,其平時的任務主要就是到全國各地的鋼鐵企業拜訪、交流信息,然後將這些信息寫成報告。在參觀的過程中,鋼廠的生產狀況、生產線開工情況、生產成本,以及下月的排產計劃等關鍵數據都赤裸裸地展現在這些分析人員面前。即便遇到態度謹慎的鋼廠領導,一番觥籌交錯之後,關鍵的數據資料也不再是什麼秘密了。(廣東大洋網)
事實上,對於跨國公司在華經濟間諜行為,中國專家早已多次發出警告;去年被捕的中國商務部司局級官員郭京毅,更因受賄在草擬外商併購中國企業的法令時特意為外商留“後門”,一度引爆中國經濟主權遭到嚴重威脅的議論;甚至還有消息稱,近10年來,在中國調查的50萬件腐敗案件中,六成多與國際貿易和外商有關……種種跡象表明,在步入全球化經濟時代,中國已經到了非要重拳整頓諸多危害自身經濟安全和投資環境行為的時刻。可以預料,在此次“抓內鬼,清門戶”之後,中國還將在行政立法、管理機制、貿易體系等方面對防範經濟間諜及其帶來的相關腐敗問題做出進一步較大力度的改革。(法國《歐洲日報》)
3、間諜門需深層反思 經濟安全亟待立法防護
“力拓間諜案”成為國內外輿論近來關注的一個焦點,中國媒體和經濟專家對此案的討論已經超越了案件本身,開始反思中國的經濟安全問題。中國社科院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理事白益民接受採訪時表示,“國人的反思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內鬼’的道德譴責層面,也不能只是拾遺補闕似的小修小補,我們付出的學費就太不值得了。而應全面檢討國家經濟安全狀況,從更為宏觀的層面檢視我國的國家經濟安全體系以及經濟發展模式,以應對全球化格局下的全新經濟競爭。”(北京《中國青年報》)
隨著力拓案件的漸次明朗,國內重要經濟領域的安全體系隱患也隨之浮出水面。國內保密意識淡漠,經濟安全立法缺位、相關監管部門缺失等客觀現實,為跨國公司營造了寬鬆的情報竊取環境,如再輔之以“洋賄賂”等伎倆,一些關鍵商業情報也會唾手可得。雖然中國有《保密法》和《國家安全法》,但是其內容都側重於傳統的政治安全領域,難以適應當前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雖然國家發改委已經下設經濟安全處,但相對於日漸猖獗的商業間諜活動,相關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卻遠遠不夠。(廣東金羊網)
除了加強立法,強化執法以外,還應當看到,在當下中國,隨著引入外資迅速膨脹,外資企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很多跨國公司占據了中國市場半數以上的份額,不少行業甚至已經被外資企業一統天下。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此過程中外資企業在華違規違法案件數量一路呈現上升趨勢,大量的經濟案件與國際貿易和外商有關。這樣的情形不容忽視。過去中國過多地考慮保護外企的利益,現在,是立法約束它們的時候了。(上海《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