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共管理難堪 政府應急仍有疏漏負責滯後
1、京藏線大堵車 拷問政府部門公共管理
輿論普遍認為,京藏高速大堵車集中反映了當下政府服務職能的低效。此次京藏高速擁堵長達20多天,雖然各方全力出動解困,但效果却並不理想,高速公路的應急管理在此次事件中顯出了諸多疏漏。(北京中國經濟網)
“在應急處理上,缺乏引導機制,說明省際協調需要進一步加強。”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高鵬懷指出,此次事件中,從深層次反映出來整個道路交通設施的建設跟不上車輛及貨運增加的速度,另一方面,目前的道路規劃也存在問題,雖然高速與高速的對接相對較好,但高速與市區的銜接並不順暢。
在疏導過程中,政府並沒有告知被擁堵車主,道路何時可以恢復暢通,實際也是因為其自身無法作出判斷,高鵬懷認為,這反映出交通疏導服務不夠精准,公共服務質量無可靠標準。而高速公路作為提供服務一方,也需要建立溝通機制、省際協調機制以及加強電子化管理。(北京《國際金融報》)
2、罰款思維作祟 以罰代管加劇堵車情形
此次京藏高速擁堵,更讓人們看到了各地交管部門配合不力、管理失衡到何種程度。京藏高速擁堵涉及北京、河北、內蒙古、山西等多個省份,然而北京這邊已寸步難行,其他地區却依然還在收取過路費、超載費,不斷放行超載車輛。
由此可見,不放棄以罰代管的管理方式,不建立各地交管部門的統一協調機制,類似京藏高速堵車的“壯觀”景象,就很可能在包括京藏高速在內的各地高速公路上不斷重演。(河北燕趙都市網)
中國是世界上收費公路最多的地區。這種收費模式讓相關部門得益,却降低了各地之間交流的效率,影響了地方經濟的發展。這個模式不破除,即便多建高速公路也滿足不了“需求”,反而可能給一些利益部門提高收入提供了捷徑。(北京《京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