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首都成首堵 超級大堵車拷問北京交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27 03:54:31  


 
四、擁堵積重難返 病根在於城市規劃

1、人口迅速膨脹 城市規劃滯後發展需求

  有專家指出,擁堵的病根,還在城市規劃問題和人口日益膨脹的現狀。據預計,到2015年,北京市人口將超過2000萬,突破城市總體規劃所預計的2020年控制常住人口1800萬人的目標。2009年,北京市一年增加了60萬人,相當于增加了一個國外大城市。城市攤子越鋪越大,人口越來越多,而城市規劃遠遠跟不上發展的需求。在這一矛盾背景下發展起來的交通系統,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就好比平素就弱柳扶風的林妹妹,風和日麗還能勉強行幾步,一旦下雨下雪,哪里還扛得住?(北京《京華時報》)

  北京的城市如同一張攤開的大餅。要解决日益擁堵的交通問題,靠限行是不夠的,城市規劃是主要問題,最先在居民出行方面體現出來。(湖北荊楚網)


2、潮汐交通惡果 “每天堵一次,從早堵到晚”

  交通擁堵的背後原因是北京大幅度增加的人口、高速增長的汽車保有量以及多個衛星城不甚合理的規劃,導致“潮汐交通”太過明顯。北京的交通擁堵,是由於長期以來在老城上面建新城,導致就業機會過度集中于市中心區,大量工作人口不得不到郊區居住,激起城郊之間的交通大潮。對此,規劃學家梁思成、陳占祥60年前已有預見,他們提出新舊城市分開發展,以平衡分布就業功能的應對之策,却被批判為“企圖否定天安門作為全國人民嚮往的政治中心”。2005年國務院批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已認識到單中心城市結構之弊,提出重點發展新城的戰略目標。但近年來,北京的就業功能仍是通過拆遷改造向中心區集中,居住功能仍是通過城市擴建向郊區蔓延,大規模跨區域的交通就這樣被一如既往地製造出來,終致北京的交通被調侃為“一天只堵一次,從早堵到晚”。看來,北京應對交通之策,從戰略到戰術,都該進行一番省思與調整了。(《北京晚報》)

  曾經有白領形象地將金融街稱為“空城”,把天通苑稱為“睡城”。相信很多在北京生活的人,都會認同這一說法。每天早晨,千軍萬馬南下,到了晚上,大軍北歸。白天車水馬龍的金融街,一到晚上不見人影,成了“空城”。而天通苑之所以被稱為“睡城”,正是因為回來就睡,除了睡覺,別的啥也幹不了。

  中心城區功能過于集中,造成四周車流全部涌向中心,肯定會造成交通癱瘓。北京的商業、單位、活動場所高度集中在狹小的市中心內。以二環內的老城區為例,62平方公里的城區內,集中了西單、王府井等眾多商業區,金融街、金寶街、崇文門等眾多商務區,以及後海、前門等眾多休閑娛樂區,還集中了20多個中央部委級、100多個局級單位,和北京市200多委辦局及直屬事業單位。而往外走,却集中著天通苑、回龍觀、亦莊、通州等一個個大型居住社區。這自然就會形成大量住在四環、五環甚至六環的居民早晚往返于城郊之間,使得連接城郊之間的交通系統不堪重負。(北京《經濟觀察報》)

  合理劃分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定位,是解决交通擁堵的“治本之策”。擁堵不是一天造成的,解决擁堵同樣需要更長的周期。高架橋可以再造個三四層,但對於巨量路面車流,仍然“杯水車薪”,總不至於讓車輛都在天上飛吧?尾號限行僅僅解决擁堵的“陣痛”,歸根結底還要在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上做文章,那種“頭疼醫頭、脚疼醫脚”的短期措施只能說明我們的城市管理水平仍然不足。(北京中國經濟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