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市清冷,乏人問津。 |
中評社香港9月30日電/英國《金融時報》9月30日載文《中國樓市繁榮走向低迷?》,摘要如下:
中國債券和股票正在亮起警報信號,似乎表明近年來一派繁榮的中國房產行業正走向低迷,其影響可能在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漣漪效應。
目前有證據表明,房價正不斷下降,開發商正失去資金來源。隨著交易員們開始消化此類證據,直到去年還是國際投資者眼中寵兒的中國房產行業,正變成一場“恐怖秀”。
國際債券市場中的擔憂已有所加劇。近年來,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已在這些市場發售了190億美元的債務。這些債券的價格僅在過去兩個月期間,就大跌22%,導致收益率飈升。
“現在你可以看到收益率達到20%以上,這意味著存在重大違約風險,”澳新銀行(ANZ)亞洲信貸策略師歐文•加利莫爾(Owen Gallimore)表示。他警告稱,至少有6家開發商面臨嚴重的債券違約危險。
股市也在作出無情的判決。自今年年初以來,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地產類股已下跌40%,而基準的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同期內的跌幅為22%。
“人們在擔心違約風險,以及這對地產公司本身、銀行業體系和股市整體的影響,”霸菱資產管理(Baring Asset Management)的中國股票業務主管鄧鴻文(Agnes Deng)表示。鄧鴻文稱,近期實地走訪珠江三角洲地區期間,她看到許多開發商降價5%或更大幅度。目前成交量下降,儘管9、10月傳統上是中國房地產銷售的旺季。
政府數據顯示,中國樓價自2006年底以來上漲60%。不過,私人部門的估計似乎表明,許多地區的樓價漲幅達到官方數字的數倍。缺乏準確、全面的中國住宅供需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人們對兩個問題抱有不同的看法:中國樓市是否存在泡沫?如果存在,那麼這個泡沫是否已開始破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