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交量低迷,中國樓市何處去?(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法國《歐洲時報》5月2日載文《樓市有迷情,政策不迷茫》,摘要如下:
伴隨著一波在長三角地區蔓延的降價潮,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再度引來關注。觀點之一便是,“高燒不退”的中國房地產將迎來“拐點”,此論有中國經濟活躍之地為例證,似乎沒錯;另一邊則是,近一時段鮮見決策者們對房地產的直接表態,在中國政商環境下,確有微妙之處。
從結果反觀,面對降價,終究沒有一個城市打響“拯救樓市”的第一槍,中央及地方層面的緊縮措施仍在繼續。這也即是說,並不存在房地產市場增長失速的問題,至少在各級決策者層面,可能並不太認同降價背後的“拐點論”。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在不少國內民眾和海外華人看來,是這一發展中大國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甚至不乏“已綁架中國經濟”之類顯得過激的論斷。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再次進入“承壓前行”周期時段,對於經濟運行的擔憂和爭議會向經濟的主要載體上轉移,也是一個自然的社會心理。這還是反映出面對經濟增速的放緩,外界因出發點不同,或曰利益不同,有著不同甚至相反的解讀以及信號釋放,這也是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需要面臨的難點之一。
也許,決策高層不頻繁表態本就是一種態度,這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理解:
中國總理李克強關於房地產問題有過“幹一寸勝過說一尺”的表述,而從這屆政府十分側重民生保障與改善的施政路徑來看,決策者對房地產的關注將更多通過對百姓住房問題的關注來實現。當前,中國政府對合理的自住需求,已經出台和正在醞釀很多政策支持,既包括市場手段,也有調控手段。中國財經媒體的一則消息也許可為佐證:近日辭任遼寧省長的陳政高將赴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因之一在於他對棚戶區改造經驗豐富,而保障性住房建設即為中國政府民生施政的重大項目之一。
另一方面,對於住房問題的重點關注,並不表示決策者們對於抑制房地產市場上的投機性、投資性需求有所鬆動。一個比較普遍的共識是,中國的房價之所以居高不下,在於其間藏有很多投機、投資成分。如果說此輪降價潮有助於減少投機性、投資性需求,何樂而不為呢,似乎也沒有必要做出特別的說明。反倒是,倘若此輪降價掀起的是全國範圍內新一輪的搶購熱潮,那就當需警惕了,是不是有大批熱錢又將湧入。不過,從目前公布的調查數據和媒體報道來看,大中城市的商品房市場仍舊觀望氣氛濃烈。通俗的說,就是這次降價要麼就是局部性的,要麼就是還沒降到平衡點以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