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西回憶,他在大學期間留了長發、還燙了大爆炸,買了高跟鞋,演過兩三個小品。當時的他並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將與小品或相聲結下不解之緣,只是覺得演小品挺有意思,在學校里也非常受歡迎。
黃西笑言自己的大學生活印證了美國人常說的“青春都浪費在年輕人身上了”這句話。他記得有一次,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的場面:老師問他:“這篇小說里女主人公的感受是怎樣的?”黃西沒有聽課,感到非常不好意思,於是說了一句“sorry”。沒想到老師說:“我知道她感到很抱歉,但除了sorry,她還感受到什麼?”同學們哄堂大笑,卻讓黃西開始注意文化差異所製造的笑點。
剛到美國時,黃西還不知道有單口相聲這種藝術形式。直到2001年,一個朋友領著他觀看了單人喜劇表演。
黃西說,儘管只聽懂了一半的笑話,但他對此非常著迷。此後,黃西在業餘時間重點攻讀了美國幽默大師、小說家、演講家馬克.吐溫的作品。黃西認為,馬克.吐溫對他的影響很大,從他的作品中,他逐漸了解美國人的思維方式。
“美國式的幽默,最講究的是邏輯。”黃西說,“馬克.吐溫曾在報上批評國會議員,‘有些議員都是狗娘養的’。議員們看到後很生氣,要求馬克.吐溫在報上道歉。於是,他又在報上登了一則廣告:‘我錯了,一些議員說他們不是狗娘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