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據英國《英中時報》報道,中國終於出了首個拿諾獎的中國籍作家。當國內的評論家們在冷靜地討論“莫言熱拯救不了中國文學”的時候,一些還面臨著“如何維繫中文閱讀”困擾的英國華人,或者放低了在英國尋找中文書的目標,有字就讀;或者還在做跨國搬書匠;或者已經依依不舍地被動放棄書香,走向電子閱讀。
中文閱讀對海外華人意味著什麼?當為下一代的中文教育、做菜園藝、中醫保健等實際需求而獲取中文書的時候,思鄉情懷和文學興趣悄然退讓到某個角落。這是英國華人中文閱讀的現實,更是英國中文書店、圖書館和其他提供中文閱讀的機構的現實,雖不盡然,但已足以引人思考。
中文書店不溫不火
10月11日,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公布。在英國工作的華人Daniel聽到辦公室同事熱烈的議論,當天就驅車到當地的公共圖書館,準備借閱莫言的書。無奈工作人員告訴他:“莫言的作品中英文讀本都已被全部借出。”
Daniel周圍年輕些的同事,則趕緊從iPhone、Kindle下載了莫言的作品,擔心它們很快要從免費變收費(當然,是不是立即讀是另一回事)。幸好,莫言的大部分作品現在還能免費下載,也有些被軟件提供商標注了“限時免費”字樣——一副奇貨可居的樣子。
莫言要火了嗎?中國當代文學要火了嗎?中文閱讀要火了嗎?至少在英國華人中間,看來不是這樣。位於倫敦唐人街的光華書店和倫敦西北三區的新華書店都告訴《英中時報》,諾獎公布後,並沒有見到前來詢問莫言作品的中外讀者有明顯增多。不過預計到市場反應有一定程度的滯後性,兩家書店都已經從國內訂了莫言的作品,大約一個月後,在英國這兩家主要的中文書店,就能看到比較呈數量規模的、包括莫言作品在內的中國當代文學了。
也許,中文圖書不溫不火,就是中文閱讀在海外本來的樣子。倫敦新華書店經理戴京華先生向《英中時報》印證了這一點:“我們在倫敦開店的理念,除了文化傳播,也希望照顧英國讀者的需求。比如說,針對華人子女在這邊學中文的需要,我們會準備少兒圖書;外國讀者到我們這兒找漢語教學讀物、了解中國文化的‘中國主題’英文讀物,我們有;華人海外生活方面,做飯、園藝、自療、保健之類的書,也比較暢銷。文學畢竟對一般人來說不是迫切需要,我們有,但你要說賣得好,還是不如前面幾類的。”
的確如此,立足英文世界,中英讀者閱讀偏好各異,如何把握中文圖書的脈搏?常青圖書公司是中國國際圖書貿易集團公司旗下的英國公司,在倫敦已有41年歷史的光華書店便是常青公司的門店。常青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茹靜女士告訴《英中時報》,英國是出版大國,閱讀大國,但華文讀物面對的是相對小眾的市場。中國圖書在海外最大的挑戰並非市場狹小,本利皆微,而是如何融入本土市場,使圖書的內容更貼近國外讀者的需求。“現在中國出版物算得上浩如煙海,每年的採購季,我們要從中挑選出適合英國市場的圖書,這對我們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茹靜還透露,為實施本地化戰略,常青公司已經與英國著名的幾家書店Foyles、Waterstone和Blackwell合作,一些大的門店已經有中國圖書專櫃。倫敦新華書店也嘗試與威斯敏斯特市政府合作,在該市今年舉行的春節慶典活動中特設了中國圖書專櫃,銷量不錯。
今年4月,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旗下的鳳凰傳媒國際(倫敦)有限公司在倫敦揭牌。考慮到英國中文閱讀市場需求,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英中時報》記者,在解決版權問題的情況下,該公司未來將開展印刷中文圖書的業務,直接在英國市場售賣,降低成本,以滿足英國中文讀者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