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雄風”2E的末制導,採取景像匹配的可能性也很大。“景像”指的是目標現地三位元數位圖像,不是二維平面圖像,根據這個圖像,導彈可以“看到”目標的細節,比如一座大樓在末制導系統裏是一座連門窗都顯示得清清楚楚的圖像。導彈通過對比彈上預儲的目標圖像與彈上攝像機現場拍攝的圖像進行對比,據以修正航向,打擊目標。其精度既取決於目標圖像的精度,也取決於導彈制導設備的技術和品質,臺灣的水準應當比美國低得多。
概言之,“雄風”2E似應採用複合制導方式,即慣性加地形匹配加GPS加景像匹配末制導。
關於精度 美國第一代“戰斧”的理論精度是50米,第二代是10米以內,第三代是5米左右,高精度導彈要靠高品質制導設備、高精度數位地圖、軍用通道GPS信號取得,臺灣在這三方面都比美國差得多,估計“雄風”2E的精度應在第一二代“戰斧”之間。如該彈僅靠地形匹配制導,精度不會太高。但加上GPS,精度則會高得多。美國對外公開的民用GPS信號精度是100米,使用差分法可獲得10米以內的精度。據筆者駕駛帶有導航系統民用轎車體驗,GPS 民用通道信號實際精度在很多情況下的已達到數米級!何況還有俄羅斯GLONASS系統,特別是建造中的民用通道精度達到1米的歐洲“伽利略”系統,相信臺灣方面不會視而不見。
關於最大射程 現在說法很多,從500千米到1 000千米都有。《國際先驅導報》稱射程是873~1 249千米,有零有整,似乎也有道理。實際上500千米與1 000千米,以至更遠沒有根本區別。最近有消息披露,“中山科學研究院”目前正進行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研發工作,但一些技術瓶頸至今難以攻破。台軍希望美國能為其提供相關的特殊發動機零元件,但由於這部分技術裝備帶有較強“攻擊性”,較為敏感,而且美國對臺灣的“主動防衛”戰略態度曖昧,所以對核心技術遲遲不肯放行。此消息如屬實的話,似乎證明,目前該彈使用的是渦輪噴氣發動機。無論“雄風”2E使用什麼發動機,只要通過減小戰鬥部或加大彈體的辦法,加大載油量即可達到增程目的。渦輪噴氣發動機耗油率比渦輪風扇發動機高。如果用渦輪噴氣發動機增程,則減小戰鬥部或增大油箱及彈體方面要付出更大代價。
關於戰鬥部類型 “雄風”2E”戰鬥部重約500千克。理論上講,作為“遠端戰略武器”,其戰鬥部應有些特點,否則,一枚造價動輒數十數百萬美元的昂貴巡航導彈,把一枚比普通炮彈大一些的普通彈頭投擲到數百上千千米外,似乎太奢侈了。高爆彈頭是美國常規巡航導彈戰鬥部重要類型之一,是最基本的戰鬥部,相信“雄風”2E應會採用。2001年6月臺灣媒體曾報導,“雄風”2E具備一彈多目標、沿途投彈的能力。這似乎表明,該彈採用了通過程式控制拋撒的子母彈頭。美國“戰斧”也有這種彈頭,通常用於攻擊機場跑道。“戰斧”對地攻擊型的高爆彈頭裝有延時引信,可鑽到地下一定深度爆炸,以此增加威力。這種技術並不難,聲稱要炸三峽大壩的台軍可能會給“雄風”2E裝上。至於核生化彈頭,還有其他高技術彈頭,台軍一是不可為,二是暫時還不能為,三是如果台軍膽敢突破這個底線,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關於發射平臺 現代巡航導彈的發射平臺有陸基、海基(包括水下)和空基三種。臺灣目前還沒有適合“雄風”2級別的轟炸機和大型戰鬥轟炸機,在可預見的將來也沒有獲取的條件。但台空軍有可掛載比“戰斧”導彈小一些的巡航導彈的戰鬥機和攻擊機,如IDF“經國號”及改進型“翔升”號、F-16、“幻影”2000-5及A-3“自強”號等。據披露臺灣正在發展適合該尺寸戰機的“雄風”2D空射巡航導彈。因此,儘管“雄風”2E的空射型號暫時還不會有,但不排除台軍正發展空射巡航導彈的可能。臺灣的軍艦或潛艇有裝備海射或潛射巡航導彈的潛力。特別是新裝備的“吉德”級導彈驅逐艦,潛力最大。從台軍巡航導彈作戰條件看,生存能力更高的海基型是其夢寐以求的。但除潛射型外,只要“雄風”2E一上艦,就能被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