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來,處於巡航導彈發展初級階段的“雄風”2E尚達不到上艦的程度。但未來上艦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因此,“雄風”2E目前最現實的發射平臺應為陸基平臺,而且鑒於臺灣本島面積狹小,台軍發展機動型陸基平臺的可能性最大,比如輪式多聯裝發射車。“雷霆”2000大口徑多管火箭炮的美制HEMTT系列M977XY型8×8輪式越野車就是現成的平臺。
至於大陸的各類對地攻擊導彈,有關資訊汗牛充棟,已不必多言。就看看“權威”的美國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力報告”是怎麼講的吧。該報告2005年版稱:北京在對台陣地部署了650~730枚機動式CSS-6和CSS-7近程導彈;部署這些系統的增長速度達到每年100枚,這些導彈的最新版本在射程和精度上都有改進;大陸正在從海外採購或開發先進的精確打擊彈藥,包括巡航導彈和空空、空地、反輻射導彈;大陸還在開發新的中程導彈系統,這將提高其對地區目標的定位能力。
在可預計的將來,台軍的地地導彈裝備有兩類,一是巡航導彈,二是彈道導彈;大陸方面的導彈則種類更全面、型號更系列化,數量當然要比臺灣多得多。反導反面,兩岸也都有裝備。臺灣有所謂美制“愛國者”、自製ATBM等具備不同程度反導能力的防空導彈及小高炮。大陸方面也是更豐富,從新“紅旗”系列、S-300系列陸基防空導彈及小高炮,到海基、空基、天基系列反導武器,還有遠端偵察預警系統,性能先進,一應俱全。
從世界流行的軍事理論和現代幾場戰爭的經驗看,未來臺灣海峽導彈攻防戰可能有如下幾種。
一是導彈襲城與反襲城戰 上世紀80年代兩伊戰爭開始的作戰樣式。當時伊朗、伊拉克互相用蘇制“飛毛腿”及其衍生型近程彈道導彈互相襲擊對方城市,彈頭主要是高爆彈,有時用化學彈頭。當時雙方之所以採取襲城而非打擊軍事目標為主的戰術,一是因為當時的導彈精確度不高,公算偏差達數百、數千米,不具備打點目標能力;二是這種打擊可直接震撼民心,影響對方民眾的抵抗意志。兩伊戰爭期間,交戰雙方都沒有反導武器,“飛毛腿”飛入對方領土基本如入無人之境,防禦一方靠對方導彈失准、失效進行“硬抗”。
1991年海灣戰爭、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的部隊曾經用彈道導彈甚至“蠶”式反艦導彈突擊美軍、沙烏地阿拉伯軍事和民用目標、以色列城市等。但在海灣戰爭中,出於保存實力的需要,薩達姆的導彈只進行零星發射,戰時總共才打了八十多發,沒有取得有決定性的戰果,倒是戰後被聯合國銷毀的地地導彈有上千枚。在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在制裁條約下碩果僅存的150千米近程彈道導彈也隨著軍隊的瓦解而基本沒有發揮有效作用。倒是其“蠶”式導彈擊中了沙特目標,多少顯示了導彈部隊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