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建立强大空軍
這種途徑將有可能來源于中國領導層的評估——中國的安全環境正在惡化,因此需要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加速軍事現代化上。可能産生的結果是,解放軍將會加大對國外飛機的采購,同時加倍努力獲得國外的預警與控制飛機、加油機和運輸機,幷加速生産高、中性能的國産飛機。利用中國自己生産的部件代替進口部件將會不被看重,因爲在短時間內中國會更熱衷于通過購買來提高重要部件的儲存量。從采購和生産所需的時間周期來看,這種情况下將至少需要2-3年才能在作戰能力上獲得質變。同時解放軍吸收和部署額外飛機的能力也會受到訓練及戰鬥力整合等因素的制約。
引進與國産結合
這一途徑將强調先進飛機、輔助性系統和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和情報能力,這樣才能將飛機整合到信息化作戰行動中。解放軍將會重視購買俄羅斯的戰鬥機或者是殲-10,而FC-1或殲轟-7即使生産數量也會被限制。中國還可能探索與俄羅斯聯合發展一種新型先進飛機,作爲中國加强自己空軍武庫和提升國防工業水平的方法。隨著性能更優越的飛機逐步進入部隊,解放軍會將一些老舊的飛機淘汰掉,使空軍機群更加簡化但更爲先進。預警與控制飛機和加油機將成爲優先發展項目。中國空軍可能不會積極地以國産組件來代替進口飛機上的發動機和電子設備,因爲在短時間內兩者之間的性能和可靠性仍有差距。
國産化空軍
該途徑將强調自主努力生産先進武器,幷避免對國外供應者産生依賴。這也意味著降低采購俄羅斯飛機的數量,加大殲-10(可能也包括FC-1、殲轟-7)的采購量,同時盡量用國産設備替換飛機發動機和電子系統。各類支援性飛機的發展將取决于國防工業研究水平。這是一種螺旋型發展模式,其意味著空軍現代化步伐有所放緩,但將會爲未來中國獨立發展先進空中力量打下堅實基礎。采取此途徑的背景很可能是中國領導層自信自身的安全環境正在改善,幷且短期內參與一場軍事沖突的可能性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