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的矛盾與無奈
中國空軍的目標是建立一支由先進飛機組成且配備有效支援系統的部隊,有能力針對陸上和海上目標進行空中打擊,同時在面對强大軍事力量攻擊時可以組織有效的防空體系,這種空軍力量可以執行或支持聯合作戰,且十分依賴網絡化和信息化。美國軍方對亞洲將出現這樣一支空中力量感到非常無奈和矛盾。
一方面,中國作爲亞洲最大國家、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缺乏一支足够强大的軍事力量尤其是空軍力量是不正常的,這對于亞太地區的力量平衡幷無益處,也使中國在全球發揮更積極作用時受到限制。相反,奉行和平、和諧政策的中國政府在完成空軍現代化變革後,將以一支雖然規模有限,但先進高效的空中力量滿足中國正常的國家安全需要,幷遏止本地區某些威脅和平因素的爆發,這些道理美國人不可能看不到。
但另一方面,美國軍方和右翼勢力出于對抗性思維和爭取預算的需要,是不願意一支具備可以挑戰美國空軍實力的空中力量出現的,雖然這樣富有攻擊性和挑戰意願的對手根本就只存在于美國人的主觀想象里。
桑德斯和科沃姆顯然就處于這種矛盾和無奈中。他們希望這個無法阻止的進程不那麽順利,雖然他們也承認除非“中國經濟崩潰,但這基本沒有可能發生”。但仍指望至少通過部分客觀因素的限制和中國主動的决策“偏差”來延緩這一進程,因此他們宣稱“中國空軍的崛起很可能受當前中國航空工業的技術局限性和資源分配的限制。
其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解放軍是否選擇(或者被迫)采購大量性能稍差的飛機,以支持中國的飛機工業或者自主創新和自力更生的傳統。最終决定采購多少架殲-10、FC-1和殲轟-7戰機將成爲一個至關重要的標志”;幷認爲,從理論上說在1998年防務重組中誕生的解放軍總裝備部,將會在采購决策上對空軍部隊的需求更加重視,不過在實際過程中這一點又很難得到保證。(來源:國際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