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代機進行技術改造,不斷升級,已經成爲世界軍機領域的趨勢。一方面是軍事力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猛禽”帶來了“鮎魚效應”:另一方面,三代機在設計之初就留下了比較大的改進空間。
目前對三代機改進的重點集中在幾個方面。其一,改進綜合航電系統。著重提高遠距離探測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換裝相控陣雷達、調整數據總綫、升級軟件系統等。其二,徹底改進三代機的信息交聯能力,提高網絡中心戰能力。最基本的要求是,其它空中平台探測到的信息能够實時傳遞到本機,這樣可在相當程度上削弱隱身飛機的隱身作用。這類改進的難點還不在于信息的收集和傳輸,而是大量信息的鑒定和分發。其三,大幅度提高電子對抗能力。電子對抗是三代機保存自己、縮小差距的重要措施,改進的重點在電子警戒和電子幹擾兩個方面。其四,配裝更先進的機載武器系統。著重改善作戰效能,提高中距、遠距空戰能力。其五,盡可能改善隱身性能。通過使用反雷達塗料或塗層,適度改變飛機外形等措施,降低飛機的RCS,使之達到“准隱身”的程度。
美國在三代機改進方面頗費工夫。美國空軍對F一15C/D和F一16C/D的不斷改進,將一直持續到其後繼機F一22和F一35完全替代爲止,美國海軍則在不斷改進F/A一18。美國人對三代機的改進往往將換裝先進的機載雷達放在首位。特別强調提高網絡中心戰能力和對先進武器系統的支持。俄羅斯堅持自己的空軍作戰思想。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弱勢和不足,在其五代機遲遲難以出台的背景下,不斷推出米格一29和蘇一27的新改型,他們爲了强調改進優勢。甚至連名稱都改變了。在2007年8月的莫斯科航展上,展示了米格一29的最新改型米格一35D和蘇一27的最新改型蘇一35—1。俄羅斯的三代機改進特別注重動力裝置、空戰機動性、智能化座艙,以及光學探測設備等。
經過改進的三代機能達到“猛禽”的水平嗎?我們分析一下。先看隱身。由于四代機的隱身至少70%是靠外形設計達到的,三代機單靠塗料或部分外形改動。不可能達到四代機的水平。再看超音速巡航。三代機采用大推重比發動機有可能實現超音速巡航,但原型機的阻力特性沒有大的改變,實現這樣的超音速巡航將付出非常大的代價,基本不可行。三看超機動性。三代機也被稱爲“高機動性戰鬥機”,機動性曾是它們最大的亮點,如果采用推力矢量技術,應該能够達到四代機的機動能力。四看短距起降。如果采用大推重比的推力矢量發動機和先進的刹車技術,可以達到四代水平。五看航電系統。三代機完全有條件配裝四代機水平的航電系統,技術上不存在什麽問題,只需要考慮在經濟上是否劃算。最後看保障性。筆者認爲,除JAS一39“鷹獅”之外,改進後的三代機難以達到四代機的保障水平,因爲這個差距是在頂層設計時埋下的,後天很難有大的改進餘地。總之,經過改進的三代機在六個特征指標中,有三個可以達到四代水平。另外三個則達不到,其中在隱身方面的差距難以彌和。
那麽,三代機的改進型能抗擊“猛禽”嗎?最大的疑問還是在隱身方面。如何發現“猛禽”而不被“猛禽”發現是問題的關鍵。敵人知道你的所在,你却不知道敵人在哪里。交戰的主動權就會掌握在敵人手中,你無法實施先敵攻擊,你也很難實施超視距打擊。甚至你無法實施針對性的電子對抗。當然,三代機也有自己的優勢區,比如,近距範圍就是三代機的優勢區,外挂式武器在發射方式上也算優勢。强大的電子對抗能力也有可能成爲優勢,等等(當然,反過來說,“猛禽”也會調整戰術,盡量避免和三代機進行近距格鬥)。可以說,用改進後的三代機打“猛禽”依然“不好打”。
然而,現代戰爭是體系之間的對抗,未來的戰場環境極其複雜。智慧與勇氣等人的主觀因素永遠是左右戰爭的基本要素。從這些方面出發,如果我們充分發揮體系戰鬥力、巧妙利用戰場環境、大膽進行戰術戰法的創新、開發針對性的技術手段(比如針對相控陣雷達的手段)。用三代機來抗擊四代機也是完全可能的。“不好打”幷不等于“不能打”,這兩類飛機之間的對抗還沒有到“不能打”的地步。
戰術途徑:被動之中求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