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融危機禍根在美國 中國責任論站不住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16 19:06:33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電/近日,西方某些學者和政客在媒體上拋出言論,指責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高儲蓄助長了美國的過度消費和資產價格泡沫的形成,並聲稱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的高順差才是本次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究竟如何看待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如何看待“中國責任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言論?新華社16日就此採訪了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 

  金融危機的“禍根”在美國 

  新華社記者:從雷曼兄弟破產算起,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爆發已有5個月時間,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危機的爆發? 

  張健華: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尚未結束,現在進行全面的經驗教訓總結也許還為時過早,但從各種主流的觀點來看,美國宏觀經濟政策失誤、世界金融體系存在的重大缺陷以及監管不足等問題無疑是導致此次危機爆發的最重要原因。 

  從宏觀層面來看,美國的經濟政策只關注了其國內問題,忽視了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應承擔的責任,最終釀成此次危機。2000年美國網路經濟泡沫破裂,為刺激經濟,美聯儲13次降低聯邦基金利率,直至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的歷史最低點1%,並將如此低的利率水準保持了相當長時間。就財政政策而言,2001年之後,美國政府一方面進行大規模的減稅以刺激經濟增長,使原本已經過度依靠消費拉動的經濟結構進一步失衡;另一方面,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導致美國政府開支及赤字不斷擴大。美國所實施的赤字財政政策和大規模減稅計劃,在刺激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催生了房地產泡沫的形成和擴大。資產價格過高引發的“財富效應”,又進一步刺激了美國的過度消費,直至危機爆發。 

  從現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來看,近年來,負有維護全球金融安全和穩定職責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較多的精力放在了應對發展中國家和新型市場國家的金融風險上,對於具有更大影響的發達國家,特別是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經濟和金融穩定狀況關注不夠,不僅未能發揮早期預警作用,而且在危機已經發生的情況下應對亦不夠及時。 

  從微觀層面和監管角度來看,此次危機暴露出的問題更為突出。 

  一是以美國大型投資銀行為代表的許多金融機構在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方面存在嚴重缺陷。這些機構漠視風險控制,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制衡機制,為危機的爆發埋下了隱患。例如,一些金融機構的董事會放任管理層追求短期利潤最大化而疏于對風險的適當評估和有效控制,甚至縱容欺詐性的資產承銷和經營行為,以追求市場份額、業務增長和高額獎金。這樣“紳士俱樂部”般的公司治理,無法阻止高管層在短期利益刺激下過度擴張有風險的業務。 

  二是創新過度導致金融風險擴大化。正常的金融創新有利於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分散金融風險,但過度的衍生加上缺乏有效監管,導致了金融機構風險與收益不匹配,風險不僅沒有分散掉,反而被放大許多。評級機構沒有真正承擔起金融市場“看門狗”的責任,不僅因利益關係產生一定的道德風險,其順週期的評級結果還與“盯市”的會計準則一起,共同助推了資產價格的螺旋式上升和泡沫的積聚,並加速了資產泡沫的破滅。 

  三是金融監管體系存在重大的缺陷。近年來,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金融監管當局過於相信市場的理性,長期奉行自由放任的監管理念,監管制度的漏洞使金融體系的風險逐步積累,監管手段的不足又導致在問題發生時無法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