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的LPX“獨島”號航母。 |
◎韓國的“兩栖”航母
韓國的LPX“獨島”號航母屬於兩栖攻擊艦範疇,也歸於“准航母”之列。其標準排水量1.3萬噸、滿載排水量1.8萬噸,艦長199米,最大寬度31米。該艦平時最多可搭載10架直升機,需要時也可搭載10架垂直/短距起降戰機。可裝載超過10輛主戰坦克和兩栖裝甲突擊車、2艘氣墊登陸艇及700名海軍陸戰隊隊員。陸戰隊員可搭乘艦載直升機,越過敵雷障和灘頭陣地,直接空降至預定地區,實施超地平線登陸作戰。
“獨島”號艦的獨到之處是,採用直通型飛行甲板,上設5個直升機起降點,一次能同時起降4架直升機,所以它的緊急起飛和應急作戰能力相當強。韓國的“獨島”號艦甲板以上部分非常簡潔流暢,島式上層建築位於艦右舷靠後,呈倒V字型結構向內傾斜,雷達和通信天線等都集中布置在上層建築上,安排得十分緊凑合理,使全艦具備相當好的隱身效果。
耗資巨大的“吞金獸”
發展航母對不少國家來說,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航母出動必然是整個編隊,包括為其護航的艦艇、補給艦船及所搭載的艦載機。而研製或購買航母及其艦載機,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即使是美國這樣的世界一流經濟大國,在發展建造最新一級CVN78航母時,也感到軍費有些捉襟見肘,屢屢出現財力不足的情況。有關機構經過計算指出,“福特”號航母及其艦載機的全部建造費用已超過110億美元。
就連世界上最小噸位的泰國航母“差克裡.納呂貝特”號,儘管造價與美國大型航母相比無法相提並論,僅為2.85億美元,但對於2004年全年軍費只有19億美元的泰國軍隊來說,已足足占到了其全部費用的15%,快超過了它的正常承受能力。
任何一個國家在決定建造航母之前,都要經過非常慎重、周密地考慮,不是單一地考慮航母及編隊現有的發展建造,還要通盤考慮航母及其編隊全壽命周期、航母與艦載機的適配性、艦載機飛行員訓練問題、指揮員的訓練指揮等各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要投入巨額費用。
難怪有人形象地把航母比喻為一只地地道道的“吞金獸”。
獲取制海權的“撒手鐧”
航空母艦攻防兼備,能擔負多種任務,具有其他武器裝備所不具備的超強作戰能力和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的能力,借此可以獲取或掌控地區海上主導權,奪得更大的海軍戰略空間,所以為各國軍隊和海軍高層所青睞。
印度海軍最早認識到這一點,為此從20世紀60年代初就從英國購買了一艘小型老式航母,並命名為“維克蘭特”號。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該航母發揮了關鍵作用,成功地執行了海上封鎖任務。這為日後印度加速發展航母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雖然如今印度已成為印度洋地區首屈一指的海上大國,握有相當的海上主導權和海峽控制權,但畢竟美國對此地區虎視眈眈,並設有迪戈加西亞基地;在地區範圍內,還有不少印度的宿敵及接連不斷的戰火硝煙,像巴基斯坦、伊朗都在它的側翼;此外,海上通道安全和海上石油運輸也始終是印度的心病。當然,把印度洋變為“印度之洋”,最終成為地區海上霸主,爭當世界海上強國,才是印度的終極目的。
日本是傳統的航母大國,是世界上最早研製航母的3個主要國家之一,對於航母的重要性及其在獲取地區主導權方面所起的攸關作用,自然知道得非常清楚。近年來,日本開始接連突破《和平憲法》,並先後從發展“准航母”入手,逐漸朝中型以上航母發展。日本的目的很明顯:彌補其海軍武器裝備的“空缺”,成為航母和核潛艇等關鍵武備均衡發展的地區首屈一指的海軍強國,進而演進成世界大國或強國。
韓國發展輕型航母既符合“藍水海軍”的總體戰略構想,又能維護自身的海洋權益,更有不甘日本在該地區“坐大”,決心用航母作為核心作戰平台與之抗衡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