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太平洋上的島鏈
在太平洋上,中國海軍在第一島鏈範圍內有著不小的挑戰。該島鏈從北向南,包括日本、琉球群島、朝鮮半島的一半、台灣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除澳大利亞之外都是潛在的導火索。從中國大陸沿太平洋海岸向第一島鏈望去,中國海軍戰略家們認為這是用來遏制中國的“海上防線”,用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詹姆斯.霍爾莫斯和吉原俊井的話說:一個組織有序的美國聯盟防線,都可以潛在地封鎖中國進入藍水。中國的戰略家們凝視著這種現狀,時刻準備著衝出島鏈。
由於前出於亞洲大陸,朝鮮半島控制著中國東北部所有海上交通,尤其是進入渤海灣的船只,這裡是中國最大的海岸石油存儲基地。一個分裂的朝鮮半島對於中國來說可以彰顯自己的作用,因為朝鮮為中國與東北亞其他國家之間的互動提供了緩衝作用。同樣,台灣地區也在口頭和文字上被各方頻繁討論,其未來的走向將會導致重大的地緣政治改變,這一改變將是極其關鍵的。
用美國著名將領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的話說,“台灣是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這意味著台灣島控制著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區域的中心點,立足於台灣島,像美國這樣的外部力量就能夠沿著海岸外圍向中國大陸“輻射”武力。正因如此,沒有什麼可以比台灣地區的“事實獨立”更令中國海軍決策者們憤怒。在所有遏制中國走向藍水的警戒力量中,台灣島處在最高也是最中央的位置。隨著台灣地區一步步轉向中國大陸的懷抱,由美國盟國組成的防線和海上遏制體系正面臨著嚴峻挑戰。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渴望擁有一支真正的藍水海軍,就像美國曾經擁有的強大海軍艦隊那樣。一旦中國大陸統一了台灣地區,那麼中國海軍不僅在面對第一島鏈時突然處於有利戰略位置,而且中國的“國家活力”將會引人注目地迸發,自由地向外部區域投射力量。如果台灣地區決定與中國大陸攜手共進,那麼就像霍爾莫斯和吉原俊井說的那樣,中國將會更加從容地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上尋求一個宏偉的海軍大戰略。
中國大陸對台灣地區的統一,有著與印度戰爭最後一場戰役——1890年傷膝穀之戰相同的影響。在那次令人後怕的戰役之後,美國軍隊開始將注意力和目光投向海洋,十多年之後美國就建造了巴拿馬運河。儘管“多極世界”被用來形容當前的世界格局,但這個格局將推進台灣地區與中國大陸的統一,而這也標誌著中國大陸在這個多極世界中的真實崛起。
當前,中國正在通過多種方法努力(主要表現在經濟手段上)改變由美國主導的第一島鏈的運轉。像菲律賓和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將會把中國當作自己的頭號貿易夥伴。中國如今一直在竭盡所能地推動與菲律賓的雙邊關係。未來可能還會包括軍備重整的日本、民族主義日盛的韓國、與中國大陸統一的台灣地區以及菲律賓和澳大利亞,雖然這些國家和地區名義上是美國的盟友,但它們一直受貿易因素和與中國經濟實力及軍事實力持續增長有關的其他事實狀況所牽制。結局將是在美國力量滑落的同時,西太平洋將變得更不穩定。而在此過程中,中國海軍將從所有可能的方向突出重圍。
|